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郑员外》
《上郑员外》全文
唐 / 方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为郡至公至察古今能有几多人。

忧民一似清吟苦,守节还如未达贫。

利刃从前切玉,澄潭到底不容尘。

潜夫岂合干旌旆,甘棹渔舟钓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àngzhèngyuánwài
táng / fānggān

wèijùnzhìgōngjiānzhìchájīnnéngyǒuduōrén
yōumínqīngyín

shǒujiéháiwèipín
rèncóngqiánkānqièchéngtándàoróngchén

qiángānjīngpèigānzhàozhōuxiàdiàolú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容(bù róng)的意思:不可容忍、不能容忍

从前(cóng qián)的意思:从前表示过去的时间,过去的事情或情况。

到底(dào dǐ)的意思:表示追问问题的根本所在,也可用于强调或加强语气。

钓纶(diào lún)的意思:比喻利用计谋或手段来引诱、诱使他人上当受骗。

干旌(gàn jīng)的意思:指人才出众,能力出色。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合干(hé gàn)的意思:合作共事,共同努力。

还如(hái rú)的意思:如同,好像

几多(jǐ duō)的意思:表示数量多少不确定,不具体的意思。

旌旆(jīng pèi)的意思:旌旆是指旗帜和旌旗,泛指旗帜飘扬的场景。

利刃(lì rèn)的意思:利刃指的是锋利的刀刃,也可以用来比喻敏锐的才智或者犀利的辞藻。

能有(néng yǒu)的意思:有能力、有才华、有能耐

潜夫(qián fū)的意思:指隐藏在暗处、暗中行动的人。形容行事隐秘、不露声色。

切玉(qiē yù)的意思:切割玉石,比喻对人的才能或品德进行严格的评价和选择。

清吟(qīng yín)的意思:指清雅地吟咏诗词或唱歌。

守节(shǒu jié)的意思:坚守道德准则,忠诚不渝

一似(yī sì)的意思:形容非常相似或极为相像。

忧民(yōu mín)的意思:关心百姓,为民众忧虑。

渔舟(yú zhōu)的意思:渔舟指的是渔民的船只,也常用来比喻平凡而朴实的生活。

至公(zhì gōng)的意思:指公正、公平、公道。

至察(zhì chá)的意思:指非常聪明、观察力敏锐,能够洞察事物本质和内在规律。

注释
为郡:担任地方官。
至公:极其公正。
至察:极为明察。
几多:多少。
忧民:忧虑民众的疾苦。
一似:就像。
清吟:清雅的吟诵,这里比喻高洁的情怀。
未达:没有显达,指未做官或未富贵。
利刃:锋利的刀刃。
堪切玉:能够切割玉石,比喻能力强。
澄潭:清澈的深潭。
不容尘:不容许尘埃污染,比喻廉洁不染。
潜夫:隐居之人。
干旌旆:干预、投身于仕途的旗帜之下,指做官。
甘棹:乐意划桨,甘愿。
渔舟:捕鱼的小船。
下钓纶:放下钓鱼的线,比喻过隐居生活。
翻译
作为地方官既公正又明察,古往今来这样的人实在稀少。
他忧心民众如同诗人吟苦诗一样深切,保持节操仿佛未曾显达时一样清贫。
他昔日处理事务如同利刃切玉那样干脆利落,其品性清澈到底,不容半点污秽。
隐居之人本不应投身仕途的纷扰,他更愿意驾驶渔舟,悠然垂钓于水面。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方干的作品,名为《上郑员外》。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官场的感慨和对清廉之士的赞美。

“为郡至公兼至察,古今能有几多人。”这两句开篇便表达了诗人对于清官的追求和怀疑,至公至察是理想中的官员形象,而现实中这样的官员又有多少呢?

“忧民一似清吟苦,守节还如未达贫。”这里描绘了一位关心百姓、清正廉洁的官员形象。清吟苦,意味着他为民请命的辛酸;守节而贫,表明即使在物质上不富裕,也坚守自己的节操。

“利刃从前堪切玉,澄潭到底不容尘。”诗人用削玉石来比喻官员的清廉,不容一丝尘埃,形象地表达了对纯洁品格的追求和赞扬。

最后两句,“潜夫岂合干旌旆,甘棹渔舟下钓纶。”诗人自比为潜在的隐者,对于那些浮华的官职并不感兴趣,而是愿意过简单自在的生活,就像甘愿驾着简陋的小船去钓鱼。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政治理想,也反映出他个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方干

方干
朝代:唐   号:玄英   籍贯:睦州青溪(今淳安)   生辰:809—888

方干(836—903),字雄飞,号玄英,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唐宪宗元和三年举进士。钱塘太守姚合视其貌陋,缺唇,卑之。懿宗咸通中,隐居会稽镜湖。有诗集。
猜你喜欢

题艾仲宣兰

昔年春月夜,弭棹湘川湄。

邂逅鼓瑟人,佩纕纷陆离。

宁知忽不见,芳馨贻在斯。

(0)

张缉熙监丞挽诗·其三

两京学省聚贤英,试问何人不负丞。

官舍一毡清似水,后来相继属谁能。

(0)

送彝训兼问讯子勤·其二

之官渺渺江南去,便道还家著锦衣。

万里谁无桑梓意,同乡惆怅未同归。

(0)

非所秋夕寄示康甥·其一

一点寒灯照黯然,哀蛩四壁夜无眠。

傍人解识词垣老,为叹重来未十年。

(0)

正月廿九日戏简仲熙庶子三绝句时邹徙舍城东·其一

萧散双吹碧玉箫,与君同郡复同袍。

金城坊里清如水,却爱东飞学伯劳。

(0)

上之回

传警甘泉外,扬銮载道周。

回中戒巡省,云动赴遐陬。

春色承雕辇,山光影翠旒。

吾皇亿万岁,岁岁总来游。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