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稚子弄冰》
《稚子弄冰》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地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ìnòngbīng
sòng / yángwàn

zhìjīnpéntuōxiǎobīngcǎi穿chuāndāngyínzhēng

qiāochéngqìng穿chuānlínxiǎngzuòsuìshē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玻璃(bō li)的意思:指人或事物脆弱易碎,容易受到伤害或损坏。

彩丝(cǎi sī)的意思:指五颜六色的丝线,比喻华丽而华贵的衣饰。

穿取(chuān qǔ)的意思:指穿过取得。

地声(dì shēng)的意思:指在地下传来的声音,也用来形容声音低沉、深远。

金盆(jīn pén)的意思:金盆指的是用金盆盛放的器皿,比喻对人非常看重或优待。

取当(qǔ dāng)的意思:取得合适的位置或角色。

银钲(yín zhēng)的意思:银钲指的是古代官员佩戴的一种银质饰物,用于表示官职的高低。

玉磬(yù qìng)的意思:比喻音律和谐,美妙动听。

稚子(zhì zǐ)的意思:稚子指的是幼稚的孩子,也可以用来形容成年人言行幼稚、不成熟。

子金(zǐ jīn)的意思:子金意为儿子像金子一样宝贵,形容父母非常宠爱自己的儿子。

注释
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脱晓冰: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
钲: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
磬:四声 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以悬挂在墙上。
玻璃:指古时候的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注释2

稚子:幼儿,小孩子。

脱晓冰: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

钲: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

磬(qìng):四声 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以悬挂在墙上。

玻璃:指古时候的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翻译
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铮。
提着银锣似的冰块在树林里边敲边跑,忽然冰锣敲碎碎落地,那声音就像美玉落地摔碎一样。
译文

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钲。

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玉石摔碎般的声音。

赏析

全诗摄取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象的“穿林”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开掘稚子的情趣。

一、二句“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金盆,古时把金属的东西统称作金,这里指铜盆。脱,脱离,取出。晓,清晨。钲(读zhēng),锣。说清晨起来,儿童从铜盆里取出夜间冻好的冰块,用彩色丝线穿上当作银锣。天寒才能结冰,冰块又是很凉的,儿童却早早起来去玩它,写出儿童不怕冷;一块凉凉的冰有什么好玩的呢?有的,可以穿上丝线当锣敲。这是只有儿童才想得出的,而且是“彩”线,“银”锣,又很美。说明这个儿童既顽皮,又聪明精灵。

第三句“敲成玉磬穿林响”,磬(读qìng),乐器名,古时常用玉石雕成。悬于架上,以物敲击。这句详细描写儿童提着银锣似的冰块玩耍的情景。说他手提“银锣”在树林里边敲边跑,“银锣”发出玉磬般美妙的乐声。无疑,这声音清脆悦耳,传得很远。“穿”字,有人在林间奔跑的意思,也有声音的传播。诗句将儿童得到“银锣”,兴高采烈的情态传神地描绘出来,让人想见他那狂喜的身影。

第四句“忽作玻璃碎地声”。意外的情况发生了,诗的发展出现了波折。玻璃,古时指天然的玉类美石。碎地,落在地上摔碎。意思是;儿童手里的冰块忽然掉在地上,摔碎了,那声音就像美玉落地摔碎一样。儿童的心情怎样呢?诗人没有写,但可以想象出,一定是感到突然,有些遗憾,先是呆呆地站在那里望着地上碎裂的冰块。几乎同时送到耳朵的声响竟是那样优美,又ー个意想不到,也许他会瞬间转忧为喜,高兴得又蹦又跳了。这最后一句,意外,又合情理。沉甸甸的冰块,用丝线提着,掉下是很自然的冬天地面冻得很硬,冰块又硬又脆,落地摔碎也很容易。但儿童不考虑这些,只顾高兴地跑呀,敲呀,结果摔碎了。活画出儿童天真可爱的形象,而且情趣横生,余味无穷,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中孩子弄冰的场景,充满了乐趣:心态上,寒天“弄冰”,童心炽热;色泽上,“金”盘“彩”丝串“银”冰;形态上,是用“金盘”脱出的“银铮”,圆形;声音上,有 “玉罄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 作“玻璃碎地声”的清脆。全诗形色兼具以感目,声意俱美以悦耳赏心,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孩童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诸多的相通之处,唯其如此,孩童的“脱冰作戏”的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

正是以这种老少相通的心理特征为审美基点,杨万里通过“以稚为老”的手法使童趣化为诗趣,一方面从稚子的心理出发,描写“脱冰”的动作细节;另一方面基于世人的心理去感受,欣赏其行为细节,这样孩童的稚气与老人的“天真”相映成趣,融为形之于笔端的盎然诗意。诗人发自内心地尊重儿童的天真,才能把孩子玩冰的情趣描绘得如此真切酣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孩子在早晨将金盆里的冰敲碎,然后用彩丝串起冰块,敲击时发出如玉石碰撞般清脆的声音,突然间冰 碎落地,声音也随之改变。这不仅是对童真生活的一种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中事物变化的细腻观察和感悟。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生动,是对日常生活场景的艺术提炼。通过孩子与冰块的互动,展现了生命活力和自然美感,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日常、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坡头甸暮行

绝岭高无极,林昏尚独攀。

乱云孤客路,落日故州山。

古道谁庐旅,荒亭少抱关。

蛮音殊不辨,远火翠微间。

(0)

中秋前一日雨中泛舟诣学耕堂晤黄荛圃即题其梅花吟卷·其二

画里寒香尚未残,清词娓娓出吟坛。

维摩灭度洪崖逝,从此春山不忍看。

(0)

张雪鸿画松

万物生静虑,微闻瑶笙吹。

空堂倚碧色,抗手鸾鹤归。

夙见张公子,秋岩逸兴飞。

长吟仰竹屋,寒飙拂人衣。

(0)

初冬多景楼寓目

小阳天气佳,林表如散绮。

蹑蹻恣野游,落叶万山紫。

言寻最佳境,北固引屐齿。

振衣上层巅,一步一迤逦。

径转登危楼,江光生眼底。

遐瞩渺无边,金焦成鼎峙。

渀湃海门潮,突兀瓜步垒。

回眸忽异境,龙埂接城雉。

万井生炊烟,人语微茫里。

兹楼俯崚嶒,千载思苏米。

凭栏逸兴豪,感慨于焉起。

三国枉雄图,六朝余故址。

霸业委榛翳,一一皆可指。

万古无端倪,独有寒江水。

(0)

偶兴

凉风飒飒度前除,独树萧条伴索居。

人比僧闲耽习静,月先镫上照摊书。

吟高便欲争儿读,瓶罄终犹赖妇储。

一笑年来博囊粟,未知谁得食吾余。

(0)

登观音阁

石磴盘空上,桔筇健可支。

春随红雨乱,峰抱白云痴。

旧迹飞鸿印,游踪怖鸰知。

夕阳尚留恋,莫怪下山迟。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