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台湾竹枝词·其九》
《台湾竹枝词·其九》全文
清 / 薛约   形式: 词  词牌: 竹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阿郎(ā láng)的意思:形容人的态度傲慢、自高自大。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出门(chū mén)的意思:离开家门,外出

红尘(hóng chén)的意思:红尘是指尘世间的繁华喧嚣、纷扰琐事,也代表着人世间的欢乐与痛苦。

推挽(tuī wǎn)的意思:指人们互相拉扯、争夺,形象地比喻争斗、争夺。

演剧(yǎn jù)的意思:指演出戏剧,表演剧目。

艳妆(yàn zhuāng)的意思:指化妆得过于鲜艳,过于浓重的妆容。也形容事物过于华丽夸张。

迎神(yíng shén)的意思:迎接神灵的到来,表示恭敬、敬畏和虔诚。

远近(yuǎn jìn)的意思:指距离远近,泛指任何地点、范围、时间的远近。

指点(zhǐ diǎn)的意思:给予指导或指引。

鉴赏

这首《台湾竹枝词(其九)》描绘了清代台湾地区迎神赛会的热闹场景。诗人薛约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民间节日的欢腾与喜庆。

首句“演剧迎神远近哗”,开篇即点明了活动的主题——迎神赛会。远处近处的人们皆被这场盛事吸引,喧哗声不绝于耳,渲染出一种全民参与、热闹非凡的氛围。

次句“艳妆处处竞登车”,进一步描绘了现场的景象。艳丽的装扮遍布各处,人们争相乘坐车辆,仿佛是色彩斑斓的流动画卷,展现出节日的繁华与热闹。

第三句“阿郎推挽出门去”,聚焦于参与者的行动。阿郎们互相帮助,推挽着队伍出门,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邻里之间的互助精神,也反映了人们对于节日的热情和期待。

最后一句“指点红尘十里赊”,将视线拉远,描绘了一幅宏大的画面。在红尘滚滚的道路上,人们指点着前方,似乎在分享着对即将到来的欢乐时刻的兴奋与期待。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活动规模之大,影响之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成功捕捉了迎神赛会这一传统民俗活动的精髓,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作者介绍

薛约
朝代:清

薛约,清嘉庆年间(1796~1820)江苏江阴人。生平不详。
猜你喜欢

喜雨

壬申秋大水,一雨乃孤注。

九年锱寸积,曾未办朝露。

陂塘此何日,还我沧洲趣。

夜来云初作,期待一如故。

既闻渐成阵,尚谓行且住。

甫寸惊已狂,及犁叹无数!

平明报三尺,感激泪将雨。

玄功亦雄哉,回旋易指顾。

呼酒欲鲸吞,哦诗有神助。

区区喜与忧,岂为一饱虑。

(0)

世宗御书田不伐望月婆罗门引先得楚字韵

瑶光楼前按歌舞,桂树秋香月三五。

白头谁解记开元,四海欢声自箫鼓。

两都秋色皆乔木,三月阿房已焦土。

天人亦有离别情,可是田郎心独苦。

承平旧物《霓裳》谱,宝气晖晖映千古。

银桥望极竟不归,灭没燕鸿下平楚。

(0)

听乐

闻韶还似在齐时,三月犹然味不知。

若要得他安乐法,请君听取四休诗。

(0)

调祁定之

风埃满面发蓬垂,欲学乔松久远期。

浮世几场漂杵血,流年一局烂柯棋。

不须玉女引巢父,那在神官邀退之。

果待吹嘘送天上,人閒事了未为迟。

(0)

郭显道美人图

君不见昭阳殿里蓬莱人,终惹渔阳胡马尘。

又不见吴宫夜夜乌栖曲,竟使姑苏走麋鹿。

移人大抵物之尤,丧乱未免天公愁。

虽然丹青不解语,冷眼指作乡温柔。

试问人閒何处有,画师恐是倾国手。

却怜当日毛延寿,故写巫山女粗丑。

(0)

涌云楼雨二首·其二

帘雨风斜不上钩,栏干吹湿怕人愁。

雷声驱雨东山去,留下斜阳恰半楼。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