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鸦数声起,窗外月如霜。
《客晓》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客晓》由清代诗人沈受宏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游子在异乡清晨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首句“千里作远客”,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远离家乡,身处他乡的事实。一个“远”字,不仅指空间上的距离,也暗含着情感上的疏离感。接着,“五更思故乡”一句,将时间限定在黎明前的黑暗时刻,此时的寂静与寒冷更加凸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五更时分,是夜与日交替之际,也是人最容易陷入回忆和思念的时刻。
“寒鸦数声起,窗外月如霜”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来强化这种情感。寒鸦的啼叫,本就带有凄凉之意,而“数声起”则暗示了不止一只,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氛围。窗外的月光如霜般洁白而冷冽,这一景象既描绘了环境的清冷,也映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愁。月光的“如霜”比喻,更是巧妙地将视觉与触觉相结合,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月光的冰冷,进一步加深了诗中情感的表达。
整体而言,《客晓》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游子在异乡黎明时分的孤独画面,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是中国古代诗歌中表现游子思乡主题的经典之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