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山僧》
《赠山僧》全文
唐 / 李咸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荣枯在目名利不关身。

高出城隍寺,野为云鹤邻。

松声寒后远,潭色雨馀新。

岂住空空里,空空亦是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shānsēng
táng / xiányòng

róngsuīzàimíngguānshēn

gāochūchénghuángwèiyúnlín

sōngshēnghánhòuyuǎntánxīn

zhùkōngkōngkōngkōngshìché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关(bù guān)的意思:不相关、不相干、与某事无关

城隍(chéng huáng)的意思:指城隍庙,也指城市的守护神。

空空(kōng kōng)的意思:形容空无一物,没有任何东西。

名利(míng lì)的意思:指名声和利益。名利是指人们追求的声誉和财富,常用来表示人们对名望和利益的追求和渴望。

荣枯(róng kū)的意思:指人事物的兴盛和衰败,荣华富贵和贫困困苦的对比。

松声(sōng shēng)的意思:指松树风吹时发出的声音,比喻文人雅士的吟咏声音。

云鹤(yún hè)的意思:形容人的志向高远,追求崇高的境界。

在目(zài mù)的意思:指在眼前、在视野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开篇“荣枯虽在目,名利不关身”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荣华和功名利禄的超脱态度,这些东西尽管看得见,但与己无关,不影响内心的平静。

接着,“高出城隍寺,野为云鹤邻”则描绘了一种隔绝尘世、寄情自然的生活场景。诗人住在高处的寺庙之中,与自然界的云和鹤为邻,显示了他与世隔绝的心境。

“松声寒后远,潭色雨馀新”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情感。松声在寒冷之后变得更加遥远,而潭水在细雨过后的颜色显得格外清新,这些景象都增加了一种淡远和宁静的意境。

最后,“岂住空空里,空空亦是尘”则是对这种超脱生活的一种反思。即使是在看似空灵之处居住,也终究无法完全摆脱世俗的尘埃。这不仅是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也是对精神追求极限的思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超然情怀,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咸用

李咸用
朝代:唐

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则诋为“气格卑下”(《唐才子传》)。与修睦、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披沙集》6卷。《全唐诗》存诗3卷。
猜你喜欢

读南华杂篇述以五言十一章·其八说剑

漆园宁剑士,肯为千金使。

偶资鹏翼怒,或因蝴梦喜。

蓬突垂曼胡,短后殊衣履。

遂因太子先,一探时君旨。

自言臣所能,十步一人靡。

千里不留行,后发而先抵。

复言臣剑三,先言而后拟。

天子及诸侯,锋锷分遥迩。

远则四夷包,近亦四封止。

若无庶人剑,瞋目亡首趾。

纷纷若斗鸡,一旦命绝矣。

纵使百鸡存,强秦方虎视。

浩浩长平坑,三千同一垒。

此时王听毕,脱剑谢庄子。

三月闭宫门,剑客俱惭死。

庄子复儒冠,赵国犹延纪。

(0)

空山十首·其八山有牧

东山有牧,驱牛出屋。西山有牧,驱羊入谷。

南山有牧,青峰是逐。北山有牧,白云可宿。

牧子相邀,牛羊相目。牧兮归来,牛羊满腹。

(0)

除夕雨

残年忽使暮云遮,岁雨萧萧送晚华。

颇忆香街闻爆竹,愧无彩笔颂椒花。

和同已觉联天地,优渥仍看尽迩遐。

自是皇仁东渐海,波臣万里沐恩赊。

(0)

自吴城至马当湖江八景.其一.珠矶.出吴城三十里

章江千里弛流难,泛滥珠矶获大观。

冬日浮沙愁野溢,春波拂渚惧闾殚。

非缘樵牧开林麓,已令蛟螭作踞蟠。

望望烟云多宝气,明湖倒影自漫漫。

(0)

泊皖江走笔讯方肃之

三载过君再,依依一水盈。

诗从传处尽,绪自问时生。

以我春江约,听君雨谷声。

书行仍引领,目极片云争。

(0)

春日山居即事十首·其十

焚心多琐屑,难破是情悭。

还顾恋恋处,名根不可删。

何堪世缘杂,况值天步艰。

未了丈夫局,终愧老香山。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