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发不知白,晓入寒铜觉。
为才未离群,有玉犹在璞。
谁把碧桐枝,刻作云门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晚景图,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年华老去以及学问未成的感慨。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位在秋夜里学习的书生形象,以及他对知识追求的执着与向往。
首句“日往无复见”表明时光流逝,难以挽回,这是古人常有的感叹。紧接着“秋堂暮乃学”,则描绘出诗人在深秋的晚上才开始学习的情景。这不仅显示了诗人的刻苦求学,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教育的重视。
接下来的两句“玄发不知白,晓入寒铜觉”通过生动的形象,传递出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头发由黑转白,却浑然不觉,这是对年轻时光易逝的无奈感叹。同时,诗人早起学习到天亮,身体感到寒冷,铜镜映照出的自己已是寒光凛冽之态。
中间两句“为才未离群,有玉犹在璞”表达了诗人的学问尚未成就,内心的不安与不满。这里的“有玉犹在璞”比喻知识如同珍贵的玉石,尚未能够完全掌握。
最后两句“谁把碧桐枝,刻作云门乐”,则是诗人对未来学问成就的向往。碧桐枝象征着文采与才华,而“刻作云门乐”则是在想象将来能够创作出如同天籁之音般的作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时光、学问以及个人成就的深刻思考。
山高最难图,意足不待大。
尺楮眇千里,长江浸横翠。
画家杂云烟,惝恍徒意会。
苟或森三尺,便若俗子对。
此画格律严,兴寄独超迈。
洗眼映窗明,妙处乃不昧。
流泉见原委,著屋分向背。
推车度危桥,指路向关隘。
轻舟最渺茫,浦屿如有待。
山棱瘦露骨,汀洲横若带。
木叶黄欲脱,秋容俨然在。
霜馀无片云,历历数沙界。
搜寻目力疲,欲赋无可柰。
近山才四寸,万象纷纳芥。
欲识无穷意,耸翠更天外。
群贤俱诗豪,世代不同处。
安得寒林中,联镳睇相语。
谁欤创妙意,臭味无今古。
吾闻顾陆辈,寓意或如许。
桃李并芙蓉,雪中蕉叶吐。
元师师老融,淡墨扫风雨。
作此寄攻愧,归兴渺烟渚。
旧六今则七,未知果谁与。
我欲从之游,讵敢厕俦侣。
画我往执鞭,欣为李君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