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沈君琴》
《题沈君琴》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ěnjūnqín
sòng / shì

ruòyánqínshàngyǒuqínshēngfàngzàixiázhōngmíng

ruòyánshēngzàizhǐtóushàngjūnzhǐshàngtī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何不(hé bù)的意思:表示提出建议或劝告,意思是为什么不去做某件事情。

君指(jūn zhǐ)的意思:君主的指示或命令。

头上(tóu shàng)的意思:指在头部上方或顶部。

言声(yán shēng)的意思:指言语的声音,也表示言辞、言语。

指头(zhǐ tou)的意思:指头是手指的意思,也可泛指事物的一部分或极小的数量。

注释
若:如果。
何:为何。
翻译
如果琴上有声音,放在箱中为何不响?
那如果声音是从手指上发出,为什么人们不在手指上听呢?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题沈君琴》。诗中借琴声与指头上的声音进行对比,通过这种巧妙的设问,表达了对朋友沈君琴艺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作者自己对于艺术创作和传承的深刻理解。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这两句诗意在探讨声音与器物之间的关系。琴虽静默无声,但只要有人拨动弦线,它便能发出美妙的声音。这既是对沈君琴艺的肯定,也是对艺术家内在才华和情感表达能力的赞颂。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这两句则更进一步强调了声音与艺术家的关系。诗人认为真正的音乐美妙来自于演奏者的指尖,只有亲自聆听沈君弹琴,才能体会到那种非凡的艺术魅力。

这首诗通过对话形式展现了苏轼特有的幽默和智慧,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对于朋友之间交流和欣赏艺术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李莼客同年用山谷以双井茶寄子瞻诗韵叠寄三首依韵奉答·其一

我乡诗老数朱李,梅里并时徵鹤书。

看君用意直相仿,光焰欲夺明堂珠。

春明雅集洵可图,渔蓑宫锦恣所如。

何必挂帆始言隐,身在魏阙心江湖。

(0)

赠李禹臣

不是从黄宪,何缘御李君。

并名中表录,同揖上将军。

镫几晨联草,戈船夜定文。

犹拈《渭城曲》,顾我许同群。

(0)

登大行绝顶

突兀压神州,苍茫据上游。

群山皆北向,沁水自南流。

地远三川见,天晴万木秋。

故乡在何处,回首白云浮。

(0)

与客论诗示二绝句·其二

偶随人境写悲愉,时代迁流体格殊。

我有真情浩如海,沧桑万变不能枯。

(0)

十月十四日夜泊荷叶洲对月有怀

谯鼓声初动,清光已满天。

遥怜千里共,尚欠一分圆。

隔岸谁家笛,长江客夜船。

羁人当此夕,触绪未成眠。

(0)

邗江杂感

草野犹怀救国忠,而今往事哭秋风。

桓刘有意争雄长,韩岳终难立战功。

沧海风涛沈草檄,关山霜雪转飞蓬。

匆匆过眼皆陈迹,往日雄心付水中。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