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石矶:岸边突出的石头。
作意:故意。
恼:使烦恼。
舟人:船夫。
束起:激起。
波涛:海浪。
遣怒奔:发泄怒气。
撑折:折断。
浑不枉:完全值得。
赢得:获得。
万馀痕:无数痕迹。
- 翻译
- 顽石有意让船夫烦恼,激起层层波浪发泄它的愤怒。
即使折断无数竹篙也在所不惜,这顽石因此留下了无数痕迹。
- 鉴赏
这两句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杨万里的一首七言绝句中的前半部分,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诗人通过对石矶与竹枝间相互作用的精妙刻画,展现了大自然的磅礴力量与生命力的旺盛。
"石矶作意恼舟人" 一句,以石矶为主体,形象地表达出它似乎在有意识地阻挠着过往船只,使得那些舟人感到不快。"恼"字传递了一种情感的复杂性,既包含了自然界对人类活动的无形阻力,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这种力量的敬畏之情。
"束起波涛遣怒奔" 一句,则将石矶与波涛之间的紧张关系推向高潮。波涛在这里被描绘成受到了激发,似乎是因为石矶的阻挠而变得愤怒起来,并因此而奔腾不息。这一幕生动地展示了大自然中力量对比与冲突的情景。
接下来的两句"撑折万篙浑不枉,石矶赢得万馀痕。"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主题,其中"撑折万篙"形象地描绘出竹枝在波涛之中坚韧不拔的模样,它们虽然被大浪冲击,但依旧屹立不倒,展现了一种生命力与柔韧共存的情景。"浑不枉"意味着这种力量是正义的,不带有任何虚假。而最后一句"石矶赢得万馀痕"则从另一个角度描绘了石矶,它在波涛的不断冲击下,留下了无数的痕迹,这些痕迹不仅是外力的标记,也是一种时间流逝的证据。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以及对力量与生命力的深入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中生命力和力量关系的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除草篇
有客劝除草,草去眼中净。
梵志反著袜,一国皆通病。
颊上著三毛,精神乃殊胜。
微云点太虚,不碍天宇莹。
芳草有佳色,难与俗士订。
曾著骚人经,屡勤才子咏。
因依仲蔚门,缭绕渊明径。
不入膏粱观,唯契山林性。
吾家北窗下,旷土勿畦町。
花草随意生,红绿同一盛。
晨露共明蠲,夕烟相掩映。
既傍竹阴清,又连苔色静。
微薰入衣屦,馀润侵筑磬。
终日坐其间,心清神气定。
诗酒颇相关,世事不足听。
从渠笑吾痴,此意未易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