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成都》
《成都》全文
唐 / 萧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月晓已开花市合,江平偏见竹箄多。

好教载取芳菲树,剩照岷天瑟瑟波。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芳菲(fāng fēi)的意思:指花草的香气浓郁,形容春天花开时的美景。

开花(kāi huā)的意思:指事物开始显露出美好的一面,也可以指事物达到最佳状态。

偏见(piān jiàn)的意思:对某个人或事物持有片面、主观的看法或态度。

瑟瑟(sè sè)的意思:形容寒冷或惊恐的样子。

市合(shì hé)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市场合并,形成一个更大的市场。

竹箄(zhú bǐ)的意思:指竹子做的箄子,比喻人的品德高尚,言行端正。

注释
月晓:清晨黎明。
花市合:市场上的花儿盛开。
江平:江水宁静。
竹箄:竹筏。
多:众多。
好教:最好让。
载取:装载。
芳菲树:芬芳的花草树木。
剩照:余晖照射。
岷天:指岷江上空。
瑟瑟波:泛着微波。
翻译
拂晓时分,集市已热闹开放,
江面平静,竹筏尤其显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成都街市景象。"月晓已开花市合",表达了夜幕初升,城市中的花市已经开始营业,带有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江平偏见竹箄多"则描绘了平静的江面和沿岸密集的竹林,"竹箄"指的是竹编成的篓或筐,可能是用来装饰或者实用的物品,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自然景色与人造物象之间的和谐。

"好教载取芳菲树"一句,诗人表达了想要带走这美丽的花开之景象,"剩照岷天瑟瑟波"则描绘了一种光线透过山峦,投射到水面上形成涟漪的画面。这里的"瑟瑟波"形容了波纹连绵不绝,给人以宁静而深远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城市生活的点滴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成都春日图。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体现了唐代诗人对于生活美好的感悟和艺术表现力。

作者介绍

萧遘
朝代:唐

萧遘(gòu)(?-887年),字得圣,祖籍南兰陵(今江苏武进),唐朝宰相,中书侍郎萧置之子。萧遘出身于兰陵萧氏齐梁房,进士及第,历任校书郎、太原从事、右拾遗、起居舍人、播州司马、礼部员外郎、考功员外郎、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兵部侍郎等职。黄巢之乱时,萧遘随唐僖宗入蜀,被拜为宰相,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黄巢起义平定后进拜司空,封楚国公。光启二年(886年),邠宁节度使朱玫率军入京,田令孜挟持唐僖宗逃往宝鸡,萧遘未及跟随。朱玫主张另立新君,萧遘反对,拒绝草拟文告,被罢为太子太保,退居河中府。光启三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