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燕(běi yàn)的意思:指北方的燕子,比喻离家远行或离开家乡。
覆水(fù shuǐ)的意思:指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改变,无法挽回。
国计(guó jì)的意思:
(1).治国的方针大计。《三国志·魏志·华歆传》:“君深虑国计,朕甚嘉之。” 宋 王禹偁 《先君后臣论》:“会 座 病, 卫君 亲视之疾,且问国计。”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地方大吏,原以整顿地方,岂可图便偷安,置国计於不问。”
(2).国家的经济,国家的财富。《荀子·富国》:“如是,则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知国计之极也。”《元史·世祖纪十》:“且言其国经 唆都 军马虏掠,国计已空。”《宦海》第一回:“总而言之,那一国之中,官吏的得人与否,关係著民生的强弱,国计的盛衰。”河桥(hé qiáo)的意思:比喻人们之间的关系亲密无间,彼此之间没有隔阂。
胡尘(hú chén)的意思:形容人行为放荡不羁、无拘无束,不拘小节的样子。
经霜(jīng shuāng)的意思:经历严寒,经受风霜的考验。
旧闻(jiù wén)的意思:指过时的消息或旧事。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人日(rén rì)的意思:指人的生日,即个人的生辰。
胜处(shèng chù)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在某种条件下获得胜利或优势的位置或状态。
使君(shǐ jūn)的意思:指能够任用、派遣的官员或人才。
烟波(yān bō)的意思:指水面上烟雾缭绕,波纹起伏的景象,形容水面景色美丽、宜人。
遥知(yáo zhī)的意思:通过远距离的观察和了解,得知事物的真相或情况。
战场(zhàn chǎng)的意思:战争发生的地方或进行决战的地方。
- 注释
- 赵北燕南:赵国北部和燕国南部。
古战场:古代的战场遗址。
何年:哪一年。
方塘:广阔的池塘。
烟波:水面上的雾气和波纹。
胡尘:指北方敌人的战尘。
皮币:古代的货币。
国计:国家的经济。
胜处:美丽的景致。
荷覆水:荷花覆盖的水面。
蟹经霜:经过秋霜的螃蟹。
使君:对太守或官员的尊称。
南来饮:从南方来饮酒。
人日:农历正月初七,传统节日。
河桥柳正黄:河边的柳树叶子泛黄。
- 翻译
- 赵北燕南曾是古老的战场,不知何时这里变为千里方塘。
坐在烟波中,感觉连远处的战尘都远离了,通过皮币交易我们知道国家经济在增长。
这里曾是荷花覆盖水面的美景,这次行程还能赶上螃蟹经霜的时节。
太守邀请我从南而来共饮,此时正是人日,河桥边的柳树正一片金黄。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奉使契丹二十八首.赠知雄州王崇拯二首(其一)》中的一节。诗人以赵北燕南的历史战场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辽阔的画面。他感叹昔日的战场如今成为千里方塘,烟波浩渺中仿佛能感受到远离了胡尘战乱的气息。皮币象征着国家的经济繁荣,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国家稳定的欣慰。
接着,诗人回忆起此处往昔荷花覆盖水面的美景,暗示着即便在战争之后,仍有生机勃勃的一面。他欣喜地告知友人,自己此行还能赶上秋天的螃蟹,增添了旅途的乐趣。最后,诗人提到使君邀请他南下共饮,时值人日,河桥边的柳树正黄,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和平与繁荣的向往,以及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体现了宋词中常见的怀古抒怀和友情主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每有吟咏辄以示大学士并南书房翰林等或命依韵迭和非以辞藻相誇尚几暇之馀相与优游翰墨亦可以陶性情验政事比之徵歌选舞不犹愈乎因书以示之
宣尼曾有训,群居不及义。
况在君臣间,尤贵同兹志。
譬彼舟楫具,大川方堪济。
彼民有隐情,孰为达其意。
或政有偏颇,孰为防其弊。
三百一言蔽,曰惟无邪思。
可知诗教正,其葩乃馀事。
维予忝民上,奉三而出治。
所愧理未纯,因之政多戾。
皤皤二三臣,咸具经邦智。
济济翰苑英,亦有责难谊。
因言匡不逮,所益良匪细。
若徒献颂词,恐滋后来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