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赋 得 古 原 草 送 别 唐 /白 居 易 离 离 原 上 草 ,一 岁 一 枯 荣 。野 火 烧 不 尽 ,春 风 吹 又 生 。远 芳 侵 古 道 ,晴 翠 接 荒 城 。又 送 王 孙 去 ,萋 萋 满 别 情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情(bié qíng)的意思:离别时的情感
不尽(bù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或没有限制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古道(gǔ dào)的意思:指古代的道路,也表示古老的道路或传统。
火烧(huǒ shāo)的意思:指火灾烧毁房屋或财物,也可比喻严重的破坏或损失。
枯荣(kū róng)的意思:指事物的枯萎和荣耀两种状态,比喻事物的兴衰、荣辱。
离离(lí lí)的意思:形容离别的悲伤心情。
萋萋(qī qī)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繁荣的样子。
晴翠(qíng cuì)的意思:形容天空晴朗明亮,草木绿茂。
王孙(wáng sūn)的意思:指王子和公子,也用来形容家族显贵的后代。
野火(yě huǒ)的意思:比喻事情发展迅速,不受控制。
- 注释
- 离离: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原:草地,原野。
一岁:一年的时间。
枯荣:枯萎与生长,指草的生命周期。
野火:野生的火。
不尽:烧不完,消除不尽。
春风吹又生:春风带来新的生命力,草木重新生长。
远芳:远处的花草香气。
侵:侵染,弥漫。
古道:古老的道路。
晴翠:晴天时的翠绿色。
接:连接。
荒城:荒废的城池。
王孙:古代对贵族或朋友的尊称。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这里引申为离愁别绪深厚。
- 注释2
1、离离:历历,分明的样子。
2、远芳:伸展到远处的草。
3、萋萋:茂盛的样子。
- 翻译
- 草原上的草茂盛又凋零,每年都有一次枯萎和繁荣。
野火再怎么烧也烧不完,春风一吹又会生机盎然。
远处的花香侵染着古老的道路,在晴朗的日子里,翠绿连绵至荒凉的城池。
又一次送别朋友王孙,草木茂密中充满了离别的愁绪。
- 译文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
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
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
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
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
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
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
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 赏析
此诗为试帖诗,命题“古原草送别”。草与别情,似从古代的骚人写出“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的名句以来。此诗写出了“古原草”的特色而兼关送别之意,还写出了新意。
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离离原上草”,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就“古原草”而言,也可开作“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样。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作者抓住这一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而强调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是为着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的,然而作者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因为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的凌虐。那“离离原上草”,就像是绿色的胜利旗帜。“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说此两句“不若刘长卿‘春入烧痕青’语简而意尽”,实未见得。此二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写枯,一句写荣,“烧不尽”与“吹又生”唱叹有味,对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绝千古。而刘句命意虽似,而韵味不足,远不如白句为人乐道。如果说这两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草”,那么五、六句则继续写“古原草”而将重点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别”题意,故是一转。上一联用流水对,妙在自然;而此联为的对,妙在精工,颇觉变化有致。“远芳”“晴翠”都写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体、生动。芳曰“远”,古原上清香弥漫可嗅;翠曰“晴”,则绿草沐浴着阳光,秀色如见。“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古道”“荒城”则扣题面“古原”极切。虽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却使古原恢复了青春。比较“乱蛩鸣古堑,残日照荒台”(僧古怀《原上秋草》)的秋原,就显得生气勃勃。
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呵。“王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那真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这结尾意味深长。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极浑成。
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别离场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departing友人深厚的情感。开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勾勒出大自然轮回不息的生命周期,同时也象征着人事无常和时光易逝。
紧接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则展示了生命力的顽强与自然界的更新,这两句不仅描写了草木的坚韧性,更寓意着友情的持久和对未来美好的期待。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中,“远芳”指的是远处的花香,“侵古道”则是花香浸透在古老的小路上,这描写了草木生长的旺盛与自然之美。同时,“晴翠接荒城”则是对景物的进一步刻画,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画面。
最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中“王孙”指的是尊贵之人或友人的美称,“萋萋满别情”则是对离别之情感的深刻表达,这里的“萋萋”形容草木茂盛,也隐喻着内心的思念之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即将离去友人的不舍和美好的祝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光风亭夜宴妓有醉殴者
吴国初成阵,王家欲解围。
拂巾双雉叫,飘瓦两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