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蜀中九日》
《蜀中九日》全文
唐 / 王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ǔzhōngjiǔ
táng / wáng

jiǔyuèjiǔwàngxiāngtáixiāngsòngbēi

rénqíngyànnánzhōng鸿hóngyàncóngběilái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地(běi dì)的意思:北方地区

鸿雁(hóng yàn)的意思:比喻亲友离别或相思之情。

九月(jiǔ yuè)的意思:九月是农历的第九个月,意味着秋季的开始。在成语中,九月常常表示事物的成熟、收获和转折。

九日(jiǔ rì)的意思:指时间短暂,形容事物转瞬即逝。

南中(nán zhōng)的意思:指南方的中部地区,也指南方。

人情(rén qíng)的意思: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送客(sòng kè)的意思:指送别客人离开。

他乡(tā xiāng)的意思:指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别的地方生活或工作。

望乡(wàng xiāng)的意思:指思念家乡或故乡的情感。

九月九(jiǔ yuè jiǔ)的意思:九月九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日期,也指九月九日。

望乡台(wàng xiāng tái)的意思:指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注释
九月九日:重阳节,中国的传统节日,古人有登高赏景的习俗。
望乡台:登高远望故乡的地方。
他席:别的宴席,此处指送别的宴会。
他乡:异地,非故乡的地方。
人情:人们的情感,此处指诗人自己的感受。
厌:厌倦,不满意。
南中:南方,这里指诗人的贬谪之地或远离故乡的地方。
苦:困苦,艰难。
鸿雁:大雁,常被视为传递书信的象征。
那从:为何,哪里。
北地:北方,通常指诗人的故乡或故国。
翻译
在重阳节这天登高远望,身处异乡在别宴上为客人举杯送别。
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的困苦生活,鸿雁为何还要从北方飞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登上高台,远望家乡的情景。诗中透露出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于南方生活的不满和厌倦。

"他席他乡送客杯"一句,表明诗人在异乡遭遇别人的款待,但这种款待也难以消除内心的寂寞。"人情已厌南中苦"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南方生活的不满和痛苦感受。

最后两句"鸿雁那从北地来",通过大雁的迁徙,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北方家乡的向往。古代常有以雁传书或寄托思念的情怀,这里则是直接将大雁的南飞视为北方信息的传递者,强化了对故乡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南中生活与北地家乡的想象,表现了诗人深沉的乡愁和对远方家园的无限眷恋。

作者介绍
王勃

王勃
朝代:唐   字:子安   籍贯: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   生辰:649或650~676或675年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四十六

一喝分宾主,照用一时行。

要会个中意,日午打三更。

(0)

偈颂八十五首·其十二

灵山话月,曹溪指月。检点将来,只得半橛。

(0)

偈颂八十五首·其二十四

三条椽下,七尺单前。

有一则语,天下衲僧做尽伎俩。

欲会会不得,拟举举不全。

瑞岩老婆心切,略与诸人通一线。

不容意解,只要心传,采石渡船。

(0)

偈颂二十一首·其十一

十日梅天晓未晴,千岩俱作偃溪声。

直饶透出威音外,犹较曹山半月程。

(0)

寄赤城新珩讲师

塔耸霞标在上头,杖藜犹记昔年游。

月生丹井树林静,烟新碧桃溪涧幽。

夜讲石筵龙象集,昼吟岩宇鬼神愁。

思君每欲寻君去,水阔山遥两鬓秋。

(0)

送人之姑苏

枫落吴江归兴浓,不知何日定相逢。

山中独对三生石,城外谁听半夜钟。

金井露凉鸣蟋蟀,石池霜早歇芙蓉。

新诗别后须相寄,只在云深第一峰。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