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周 使 君 罢 渝 州 归 郢 州 别 墅 唐 /刘 禹 锡 君 思 郢 上 吟 归 去 ,故 自 渝 南 掷 郡 章 。野 戍 岸 边 留 画 舸 ,绿 萝 阴 下 到 山 庄 。池 荷 雨 后 衣 香 起 ,庭 草 春 深 绶 带 长 。只 恐 鸣 驺 催 上 道 ,不 容 待 得 晚 菘 尝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容(bù róng)的意思:不可容忍、不能容忍
春深(chūn shēn)的意思:形容春天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待得(dài de)的意思:等待得到;等得住
故自(gù zì)的意思:自己故意做出某种行为或采取某种态度。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画舸(huà gě)的意思:比喻心思迂回,行动迟缓。
郡章(jùn zhāng)的意思:指官员的印章或官职的标志。
鸣驺(míng zōu)的意思:指人才辈出、声名显赫。
山庄(shān zhuāng)的意思:指高山上的庄园,也用来形容豪华宽敞的住宅。
上道(shàng dào)的意思:指人行为符合道德准则,合乎规范,走上正轨。
绶带(shòu dài)的意思:绶带是指古代官员佩戴在衣服上的彩绸带,用于表示身份和地位。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们争相追逐权势和地位。
晚菘(wǎn sōng)的意思:指迟到或晚到的客人,也比喻事情发生得太晚。
野戍(yě shù)的意思:指在边远地区或野外驻守的军队。
雨后(yǔ hòu)的意思:指雨后天晴,雨过天晴,形容事情经过困难或逆境后,出现好转或变得更好。
- 注释
- 君:你。
郢:古代楚国都城郢都。
吟:吟唱。
归去:返回。
渝南:重庆南部地区。
掷:抛下。
郡章:官印。
野戍:野外的守卫处。
画舸:装饰华丽的船只。
绿萝:一种常绿藤本植物。
山庄:乡村别墅。
池荷:池塘中的荷花。
依香:带着香气。
绶带:形容草如丝带般。
鸣驺:马车夫或侍从的铃声。
上道:上路。
晚菘:傍晚的菘菜,指春季的蔬菜。
- 翻译
- 你心向郢都吟唱归去,故意从渝南抛下官印离职。
停驻在野外河岸的画舫,驶过绿萝阴凉的山间小径来到村庄。
雨后的池塘荷花带着香气摇曳,庭院里的春草长得如丝带般长。
唯恐马车的铃声催促上路,来不及品尝傍晚的菘菜。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告别渝南,返回郢上故乡的情景。诗人以一位朋友的口吻,送别这个即将离去的人物,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开篇“君思郢上吟归去,故自渝南掷郡章”两句,诗人先设定了场景,周使君即将离开渝州返回郢州的故乡。"吟"字表明这位官员心怀故土之情,"掷郡章"则是告别时对所在州郡的一种仪式或纪念。
接着,“野戍岸边留画舸,绿萝阴下到山庄”两句,描绘了周围的自然景观。"野戍"指的是军事哨所,这里化用为诗意中的静谧之地;"画舸"则是停泊在岸边,似乎也在等待着这位官员的离开。"绿萝阴下到山庄"中,“绿萝”可能指的是藤蔓或树木的浓荫,它们覆盖到了山庄之下,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
第三句“池荷雨后依香起,庭草春深绶带长”,则是对诗人所居环境的细腻描写。"池荷雨后依香起"中的"池荷"指的是荷花,而"雨后"则增加了画面之中水汽氤氲、生机勃勃的感觉;"庭草春深绶带长"则是对春天里草木繁茂情景的描写,"绶带"形象地比喻了长长的草叶,就像丝带一般。
最后,“只恐鸣驺催上道,不容待得晚菘尝”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朋友离别时那份急迫感以及不舍之情。"鸣驺"是古代指时间来临的象征,而"不容待得晚菘尝"则是在担心时间紧迫,可能无法享受晚上菘菜的美味,这里的“晚菘”既可以理解为时光匆匆,也可视作一种植物,以此比喻人生易逝。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细腻描写和情感深长表达,展现了诗人的才华与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又和内院海棠
华萼相辉采翠重,几番浓艳九春中。
根盘省闼偏含润,影拂邻墙暗逐风。
繁若百枝然宝炷,深于三入染纁红。
诸君赏咏时连属,珍重多才好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