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潼 关 楼 唐 /崔 颢 客 行 逢 雨 霁 ,歇 马 上 津 楼 。山 势 雄 三 辅 ,关 门 扼 九 州 。川 从 陕 路 去 ,河 绕 华 阴 流 。向 晚 登 临 处 ,风 烟 万 里 愁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关门(guān mén)的意思:指关闭门户,拒绝外人进入。
津楼(jīn lóu)的意思:指江河边上的楼阁,也泛指渡口、码头。
九州(jiǔ zhōu)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九个行政区域,也泛指全国。
客行(kè xíng)的意思:指客人的出行或旅行。
马上(mǎ shàng)的意思:立即、立刻
三辅(sān fǔ)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三个辅助行政区域,即都城周围的三个辅助区域。也指古代官府的三个辅助机构,即都城周围的三个辅助机构。
山势(shān shì)的意思:指山的形势或势力。也用来形容某种形势或势力的强大和威势。
晚登(wǎn dēng)的意思:晚上登山。比喻事情做得晚,来不及了。
向晚(xiàng wǎn)的意思:傍晚时分
歇马(xiē mǎ)的意思:停下马脚,中途放弃或中断行动。
阴流(yīn liú)的意思:指不公正的势力或者不正当的手段,暗地里对人进行打击或者排挤。
- 注释
- 客行:旅行。
雨霁:雨后放晴。
津楼:高楼,此处指津渡的楼阁。
雄:雄壮。
三辅:古代对京畿地区的泛称,这里指长安附近地区。
关门:关隘,此处可能指潼关。
陕路:陕州的道路,古代陕州是重要的交通路线。
河:指渭河。
华阴:地名,在今陕西省渭南市境内。
向晚:傍晚。
风烟:形容迷蒙的景象,也象征愁绪。
万里愁:无尽的忧愁。
- 翻译
- 旅行者在雨后遇见晴朗,于津楼上暂作停留。
山势雄伟,如同护卫着三辅地区,关门扼守着九州的咽喉。
河流顺着陕州的道路蜿蜒而去,渭河环绕着华阴县流淌。
傍晚时分登高远望,眼前风烟弥漫,引发无尽的忧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雨后乘凉时的所见所感。开篇"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诗人途经潼关,在一场春雨过后的清凉中,停下马匹,在津渡附近的楼阁里小憩,以避炎热。
接下来"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通过对山势和关隘位置的描述,展现了潼关的地理险要。三辅,即长安附近的三座重要城堡,而潼关又是关中之首,扼守着通往九州(指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九个区域)的要道。
"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一句,则描写了潼关附近的地理特征。陇水自陕西流淌而下,环绕着华山的华阴县,而后汇入黄河。这些自然景观和地理位置共同构筑了一幅雄险壮丽的画面。
最后"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表达了诗人在日暮时分攀登高处所感受到的情怀。远眺之间,风起云涌,心中泛起无限忧愁。这不仅是对眼前景色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远方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山水之美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历史文化积淀的深刻感怀,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功力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晓发章水道中有怀伯固驹甫师川养直效何水部体以寄恨
幽窗未全曙,百鸟忽忽鸣。
分袂会心侣,归艎章水平。
寒温乍回互,适兹凋两蓂。
水南花未放,水北柳浑青。
春物几骀荡,浮云俄变更。
念昨一笑适,愁分两地情。
缥瓷举桑落,醒醉醉还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