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阳(cán yáng)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前的残余余晖,也比喻衰老、衰败的景象。
长亭(cháng tíng)的意思:指长亭,是古代道路上的休息站,也是旅人告别亲友的地方。成语“长亭”比喻离别的场景或情景。
春袍(chūn páo)的意思:指新的衣物,比喻新的职位、新的地位或新的荣誉。
独有(dú yǒu)的意思:指独特、只有一个,没有其他相同的。
归期(guī qī)的意思:指返回的时间或期限。
江天(jiāng tiān)的意思:指江河的天空,形容江河的辽阔和壮丽。
梨花(lí huā)的意思:梨花是指梨树开花的景象,也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萋萋(qī qī)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繁荣的样子。
王孙(wáng sūn)的意思:指王子和公子,也用来形容家族显贵的后代。
庾郎(yǔ láng)的意思:指年轻人才华横溢、有出众才能的男子。
雨后(yǔ hòu)的意思:指雨后天晴,雨过天晴,形容事情经过困难或逆境后,出现好转或变得更好。
远道(yuǎn dào)的意思:远远的路程。
梨花春(lí huā chūn)的意思:形容美丽的景色或者美好的春天。
怨王孙(yuàn wáng sūn)的意思:指怀恨在心的人,对仇敌心怀怨恨,不忘记报仇。
- 注释
- 墅:田庐、圃墅。
杳:幽暗,深远,看不到踪影。
萋萋:形容草生长茂盛。
庾郎年最少:庾郎本指庾信。
这里借指一般离乡宦游的才子。
窣地:拂地,拖地。
窣:拂,甩动。
窣地春袍:指踏上仕途,穿起拂地的青色章服。
用这里主要是形容宦游少年的英俊风貌。
嫩色宜相照:指嫩绿的草色与袍色互相辉映,显得十分相宜。
长亭:古路旁亭舍,常用作饯别处。
王孙:贵族公子。
- 翻译
- 堤坝上的绿草含水带露,远处的房屋在如烟春色的掩映下若隐若现。雨后天色变晴,江水开阔,到处都是萋萋的芳草。离乡宦游的才子年少成名,他穿上及地的青色章服,衣服颜色与嫩绿的草色互相映衬,十分相宜。
芳草把路边一个又一个的长亭连接起来,使得远道凄迷。那萋萋的芳草,仿佛是在埋怨宦游的王孙公子已经忘记了归期。眼看梨花落尽,春天马上又要过去了。日光渐暗,暮霭沉沉,那翠绿的春草也似乎变得苍老了。
- 鉴赏
这首《苏幕遮》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作品,描绘了一幅雨后江南水乡的画面。开篇"露堤平,烟墅杳",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清晨露水润湿的堤岸与远处朦胧的别墅,营造出宁静而神秘的氛围。"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则写出雨后的草地生机勃勃,江天相接,一片清新。
接下来,诗人将视线转向人物:"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庾郎指的是年轻俊秀的男子,他身着鲜艳的春袍,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显得格外青春活力。
"接长亭,迷远道",暗示离别之情,长亭送别的场景中,主人公对远方的道路感到迷茫,不知所措。"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借用了王孙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惋惜和对归期未定的抱怨。
最后,"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以梨花凋零和夕阳西下,象征着春天的流逝和时光的无情,增添了淡淡的哀愁和岁月的沧桑感。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抒情,通过描绘雨后江南的景色和人物活动,传达出离别之苦和时光易逝的主题,展现了梅尧臣独特的艺术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纪行诗八首·其六高邮城
茫茫高邮城,下有古战场。
当时鱼盐子,弄兵此跳踉。
燕师扫境出,供馈走四方。
长围匝百里,旌甲耀八荒。
势如泰山颓,一卵安能当。
骄将存姑息,顿刃待其降。
两机不容发,岂暇虑杀伤。
一朝谤书行,将殒兵亦亡。
唶哉三里城,百万莫与亢。
鹿走命在庖,终然属其王。
空余菩萨台,落日风沙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