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院二小松》
《书院二小松》全文
唐 / 李群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ūyuànèrxiǎosōng
táng / qún

shuāngyōuchūfánchénshùqiūyānèrchǐlín

cóngjìngchuāngwényùnqínshēngchángbànshūré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伴读(bàn dú)的意思:指在学习过程中,有人陪伴、辅助阅读,共同提高学习效果的行为。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凡尘(fán chén)的意思:指尘世间的一切事物,泛指尘世、世俗之事。

秋烟(qiū yān)的意思:秋天的烟雾,比喻事物的变幻和无常。

数粒(shù lì)的意思:计算粒子的个数,比喻做事认真、细致,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书人(shū rén)的意思:指读书人,有学问的人。

一双(yī shuāng)的意思:一对、一副

读书人(dú shū rén)的意思:指喜欢读书、勤奋学习的人。

注释
秋烟:特指植物,比绿树、绿草等聚于一处,遥看之下,如堆烟。
翻译
两株小松为这普通的小院增添了一抹幽趣之色,小松初生的枝叶如堆烟般挂在松树上。
从此静静的书窗外便有了松声竹韵,如古琴般悦耳,在读书之余更添了一份清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书房景象,通过对自然界和室内活动的精细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宁静环境中沉醉于书籍与音乐之中的情境。

“一双幽色出凡尘”表达了诗人对于两株小松树生长于普通世界而不为喧嚣所扰的赞美,这里的“幽色”既指松树的深绿色泽,也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

“数粒秋烟二尺鳞”则是对这两株小松在秋风中摇曳时,松针被轻柔的秋风吹起,如同细细的烟雾一般,这些景象都被诗人捕捉为仅有二尺大小的微观世界。

“从此静窗闻细韵”告诉我们,从这以后,诗人在他的安静的书房里,可以听到外面小松树叶与秋风轻轻摩擦的声音,这种声音成为了他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琴声长伴读书人”则是对诗人阅读时伴随着琴声的场景进行描绘,琴声不仅仅是背景音乐,更是激发灵感和思考的源泉。这里的“长伴”,既表达了时间的久远,也体现了这种艺术享受在诗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视觉、听觉细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宁静致远的意境,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与艺术美的深刻感悟和欣赏。

作者介绍
李群玉

李群玉
朝代:唐   字:文山   籍贯:唐代澧州   生辰:808~862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
猜你喜欢

偈三首·其三

石门巇崄铁关牢,举目重重万仞高。

无角铁牛冲得破,毗卢海内作波涛。

(0)

偈颂六十五首·其三十九

一手不独拍,众手鸣掴掴。

豁开三要三玄门,堪与人天为轨则。

(0)

颂古十一首·其六

五百生前失却,五百生后太错。

错错,谁道祥麟只一角。

(0)

张直阁请升座末后说偈

一句全提法界宽,大千收拾掌中观。

横该竖抹超三际,迦叶徒劳强破颜。

(0)

真觉禅师

德山棒下桶底脱,又被岩头轰一喝。

悬崖万丈放全身,松山撑破秋空月。

(0)

宿宇昭师房

与我难忘旧,多期宿此房。

眠云归未得,静夜话空长。

草际沈萤影,杉西露月光。

天明共无寐,南去水茫茫。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