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月二首·其二》
《中秋月二首·其二》全文
唐 / 李峤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有(bù yǒu)的意思:没有,没有存在或拥有某种东西

里外(lǐ wài)的意思:指内外两个方面,从内到外或从外到内。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圆魄(yuán pò)的意思:形容人的脸色红润、饱满。

注释
圆魄:指明亮的满月。
上寒空:升上寒冷的夜空。
皆言:人们都说。
四海同:普照四海,景象相同。
安知:怎会知道。
千里外:在千里之外的地方。
不有:没有。
雨兼风:刮风下雨的情况。
翻译
明亮的满月升上寒冷的夜空,人们都说这轮明月普照四海,景象相同。
怎会知道在千里之外的地方,没有同时刮风下雨的情况呢?
鉴赏

诗人以精炼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中秋之夜的画面。"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中的"圆魄"指的是明亮的月亮,这里暗示了月亮如镜般悬挂于清冷的夜空之中,而"皆言四海同"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望,月亮似乎成为了连接世界每一个角落的桥梁。

接下来的两句"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展现了诗人的深邃思索和丰富的情感。尽管中秋之夜万籁俱寂,但诗人却能感受到远方可能正经历着狂风暴雨,这种对遥远处境的关切和理解,体现了诗人心怀天下的胸襟。

整首诗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和对自然万象的观察,寄寓了作者对于国家、世界以及人类命运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李峤

李峤
朝代:唐   字:巨山   籍贯:赵州赞皇(今属河北)   生辰:644~713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以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他在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睿宗时贬任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别驾任上,终年七十岁。
猜你喜欢

如梦令·九六舒张莹气

九六舒张莹气。
上下冲和溉济。
周匝普流通,正显道尊德贵。
经纬。
经纬。
欲放琼苞宝卉。

(0)

如梦令·九七门开八脉

九七门开八脉。
洞达永无相隔。
浑似吐氤氲,运转周回素白。
难测。
难测。
一点当中堪赫。

(0)

啄木儿 啄木儿共五首,第一首前多出数句似

自知自知。
只此分明是。
自此自此。
得一并无四。
在虚空里。
撒金蕊。
万道霞光通表里。
复元初、见本始。
要练正,灵真范轨。
更不用、木金火水。
把良因垒。
从心起。
方寸清凉无忧喜。
澄长生,并久视。
重阳子。
害风是。
王哲名、知明字。
说修行、旨没虚诡。
啄木词、中开真理。
向诸公、取知委。
以上重阳全真集卷之四

(0)

行香子·一鼓才呜

一鼓才呜,水德行香。
看乌龟、波上呈祥。
鼻全喘息,眼眩昭彰。
会戏澄涛,游澄浪,隐然江。
黑雾凝凝,充满皮囊。
牢封击、信任飘?

冲和上下,流转边旁。
便变成雯,结成盖,积成霜。

(0)

行香子·三鼓才分

三鼓才分,火德行香。
月初端、正照心王。
红红赫赫,炜炜煌煌。
见本真生,灵真慧,太真匡。
三处均匀,一路平康。
睹青天、瑞霭舒张。
纵横攒聚,能罩圆方。
早弄?
环。
持?
璧,执?
璋。

(0)

行香子·四鼓才平

四鼓才平,木德行香。
青龙上,坐个娇娘。
口贲赤气,身挂朱裳。
更戴琼花,餐琼蕊,饮琼浆。
往来谐欢,交媾相当。
欣然用、颠倒阴阳。
冲开卯甲,日放晶?

衮大明珠,通明焰,过明堂。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