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陪 李 北 海 宴 历 下 亭 唐 /杜 甫 东 藩 驻 皂 盖 ,北 渚 临 清 河 。海 右 此 亭 古 ,济 南 名 士 多 。云 山 已 发 兴 ,玉 佩 仍 当 歌 。修 竹 不 受 暑 ,交 流 空 涌 波 。蕴 真 惬 所 遇 ,落 日 将 如 何 ?贵 贱 惧 物 役 ,从 公 难 重 过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渚(běi zhǔ)的意思:北渚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名,意为北边的渚。引申为指离自己较远的地方。
从公(cóng gōng)的意思:公正、公平、公开。
东藩(dōng fān)的意思:指边远地区或小国家。
发兴(fā xīng)的意思:指事物开始兴盛或发展。
贵贱(guì jiàn)的意思:指人的身份、地位、财富等的高低。
海右(hǎi yòu)的意思:指海洋右边,比喻偏于保守、守旧的人或思想。
济南(jǐ nán)的意思:指宽慰、宽解、慰藉、安慰。
交流(jiāo liú)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互相沟通、交换思想、信息、经验等。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名士(míng shì)的意思:指有才华、有品德、有学问的人。
清河(qīng hé)的意思:指水流清澈的河流,也比喻清澈明亮的眼睛。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士多(shì duō)的意思:指一个人拥有多种才能、技能或知识,是一个多面手。
受暑(shòu shǔ)的意思:受到炎热的侵袭。
物役(wù yì)的意思:物役指的是物品的使用和维护。在成语中,物指物品,役指使用和维护。
修竹(xiū zhú)的意思:指人品修养高尚,如同修剪整齐的竹子一般。
玉佩(yù pèi)的意思:指玉质的佩饰,比喻重要的和有价值的东西。
云山(yún shān)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形容山势雄伟壮丽。
皂盖(zào gài)的意思:指人的头发白得像皂盖一样。
- 注释
- 东藩:李北海,均指李邕。
北海在京师之东,故称东藩。
皂盖:青色车盖。
汉时太守皆用皂盖。
北渚:指历下亭北边水中的小块陆地。
清河:大清河,又名济水,原在齐州(济南)之北,后被黄河夺其河路。
海右:古时正向为南,因海在东,陆地在西,故称陆地为“海右”。
云山已发兴:曹毗文:招仪凤于云山。
云山指远处的云影山色。
发兴催发作诗的兴致。
当:是当对的当。
玉佩:唐时宴会有女乐,此处指唱歌侑酒的歌妓。
修竹:修长的竹子。
阮籍诗:修竹隐山阴。
交流:两河交汇。
蕴真:蕴含着真正的乐趣。
惬:称心,满意。
贵:尊贵,指李邕。
贱:低贱,杜甫自谦之称。
俱:都。
物役:为外物所役使。
公:指李邕。
难重过:难以再有同您一起重游的机会。
- 翻译
- 李公在历下亭驻下太守的车盖。我由北渚经过清河前来拜访。
历下亭是齐地最古老的亭兮,济南是名土辈出的地方。
云山磅礴已令人生发诗兴,美人陪饮更令人对酒高歌。
修长的竹林清爽无比,致使交流的河水徒然涌波送凉。
这里的景物蕴含真趣,令人心怡;可惜红日西沉,宴会将散,无可奈何。
贵者如公、贱者如我同是被事物役使,恐怕今后难以把您重访。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济南名士云集的宴会,诗人与友人李北海一同参与。开篇“东藩驻皂盖,北渚凌青荷”两句,勾勒出亭子的位置,东边有藩篱守护,北面则是水渚中生长着青色的荷花,营造了一种宁静雅致的氛围。
“海内此亭古,济南名士多”表明这是一处历史悠久的亭子,而济南又是一个聚集了众多文人墨客的地方。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与同道中人欢聚,这份情谊和学问交融的氛围,不仅令人怀旧,也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则是说在这座古老的亭子里,诗人们已经开始了他们的文学创作,而那挂着玉石制成的佩饰随着音乐摇曳,这不仅是对当下景象的描写,也隐喻着文人雅集的高雅和深远。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一句,则将亭子周围的环境与文学创作相结合。修竹意味着清凉,然而这里指的是即便在炎热的夏日,这里的竹林也不为暑气所扰,而“交流空涌波”则是说文人之间思想和才情的交流像涌动的波浪一样,源远流长。
紧接着,“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表达了诗人对于眼前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面对如此难得的相聚机会,以及夕阳西下的景象,诗人感慨万千,不禁思考未来的无常。
最后,“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身份高低皆为尘世所束缚的感慨。即便是尊贵者也逃不过物欲的羁绊,而对于那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真挚之交,则更加难能可贵,令人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宴会氛围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体悟,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与审美趣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