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赵 嗣 勋 签 书 昭 庆 军 幕 宋 /翁 卷 当 时 一 万 言 ,亲 擢 自 临 轩 。况 有 从 前 例 ,难 辞 不 次 恩 。下 峰 云 带 寺 ,震 泽 水 浮 村 。多 少 闻 名 者 ,争 来 识 状 元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次(bù cì)的意思:不断地,屡次,多次
从前(cóng qián)的意思:从前表示过去的时间,过去的事情或情况。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临轩(lín xuān)的意思:指坐在窗前或室内高处,观赏美景或品味文艺作品。
前例(qián lì)的意思:前例指的是先前的事例或先前的行为。它用来形容某种事物或行为在历史上已经存在或已经发生过,成为后续类似事物或行为的标杆或参考。
闻名(wén míng)的意思:指声誉好,名声远播。形容人或事物的名气非常大。
云带(yún dài)的意思:指云彩在天空中的形状和排列。
震泽(zhèn zé)的意思:震动湖泽,使其波涛翻滚。比喻有声望、有威势,使人敬仰。
状元(zhuàng yuán)的意思:指在科举考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也泛指在某个领域或比赛中取得第一名的人。
- 翻译
- 当年他曾写下万言诗,亲自选拔在殿堂前。
更何况有先例可循,难以推辞不按常规的恩典。
山下峰峦云雾缭绕寺庙,太湖水波荡漾托起村庄。
有多少闻名之人,都争着来认识这位新科状元。
- 注释
- 当时:指过去某个特定时间。
一万言:形容诗篇很长。
亲擢:亲自提拔。
临轩:殿堂前,指朝廷或君主面前。
从前例:过去的例子。
不次:不按常规。
下峰:山峰之下。
云带寺:云雾环绕着寺庙。
震泽:古代对太湖的别称。
水浮村:湖水中的村庄。
闻名者:有名望的人。
识:识别,认识。
状元:科举考试中第一名。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翁卷为赵嗣勋签书昭庆军幕而作,表达了对赵嗣勋的赞赏和对他未来成就的期待。首句“当时一万言”可能指的是赵嗣勋才思敏捷,能言善辩,一席话如万言之多。次句“亲擢自临轩”则描绘了赵嗣勋被皇帝亲自选拔的荣耀场景,显示出他的特殊地位。
诗中提到“况有从前例,难辞不次恩”,表明赵嗣勋的提拔并非首次,以往已有先例,暗示了他的才能得到了认可。接下来的“下峰云带寺,震泽水浮村”两句,通过描绘赵嗣勋将要任职之地的山水景致,寓言他将带来繁荣与祥瑞,如同云彩环绕寺庙,湖泽滋养村庄。
最后两句“多少闻名者,争来识状元”,以“闻名者”和“争来识”形象地写出人们对赵嗣勋的期待和关注,预示着他将因才华出众而在众人中脱颖而出,成为状元般的杰出人物。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美了赵嗣勋的才情和前景,同时也寄予了对他的祝福和鼓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五月四日朝辞后过部中告辞白嵓太宰留酌于水镜堂已而移坐花间同石潭少宰联句为赠余亦赋短章留别
花前树底更移尊,醉眼看花未觉昏。
长卷倏题佳句满,高情须共古人论。
极知场藿堪终夕,谁遣骊驹已在门。
商鼎祗今欣有属,渐容投老白云村。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