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对比(duì bǐ)的意思:比较事物之间的差异或相似之处。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会见(huì jiàn)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相互见面交谈。
龙门(lóng mén)的意思:指高门槛、高难度的考试或选拔机会,也可指突破重重困难、获得成功的机会。
门人(mén rén)的意思:指拜师学艺的学生或门徒。
乃是(nǎi shì)的意思:表示某个事物或情况的确实、不容置疑。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神通(shén tōng)的意思:指超凡的才能或非凡的智慧。
声名(shēng míng)的意思:指名声、声誉。
生香(shēng xiāng)的意思:指事物散发出香气或芬芳的味道,也可以形容事物具有吸引力和魅力。
四方(sì fāng)的意思:四个方向,指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坦然(tǎn rán)的意思:坦然指的是心情平静、毫无顾虑,面对困难或挑战时表现出的从容和镇定。
香火(xiāng huǒ)的意思:指庙宇或寺庙内的香火,也泛指宗教信仰的繁荣和兴旺。
坐卧(zuò wò)的意思:指坐或躺着休息或行动。
香火缘(xiāng huǒ yuán)的意思:指寺庙或宗教场所的香火和信徒之间的关系。
-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的释清远所作,名为《吴公明求赞》。诗中描绘了一位名为吴公明的隐士形象,通过对其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的刻画,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首句“欲识坦然老,乃是龙门人”,开篇点出吴公明是一位在龙门之地的老者,坦然自得,不为外界所动,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接着,“声名落四方,坐卧今十春”两句,描述了吴公明虽身处深山,但其名声却远播四方,尽管他过着隐居的生活,却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岁月流逝,已度过了十个春秋。
“会见移庵去,何妨邈形真”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吴公明的生活方式和追求。他可能是在某个时刻决定改变居住环境,移庵而居,但这并不妨碍他保持真实的自我,体现了他对于精神自由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物质生活的一种淡泊态度。
最后,“平生香火缘,对比即神通”一句总结了吴公明的一生,他与世无争,与人为善,通过与人的交往结下了深厚的缘分,这种缘分并非世俗意义上的利益交换,而是基于真诚与理解的深厚情谊。同时,这也暗示了吴公明通过与人交往,达到了某种心灵上的通达与智慧,即“神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吴公明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精神世界,以及对于内心平静与精神自由的不懈追求。诗人以赞美的笔触,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敬仰与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汪无际茸游册三首·其三
岁穷寒气骄,况复风雨作。
底事须游观,而乃得萧索。
此意殊泬漻,余子故须噱。
聊同弋者慕,肯效屠门嚼。
人生本坦荡,谁使攘六凿。
蹇予本畸人,所愿每落落。
平生踣百忧,于此惕一诺。
乃者实惭子,今悔已难昨。
幸子妙点染,使我富磅礴。
我有一樽酒,与子共斟酌。
子歌我起舞,相对差不恶。
仰俯一室间,但见天宇廊。
旁观或嗤之,此言得无谑。
予亦笑夫夫,生命如陨箨。
何为苦营营,不见舟藏壑。
且子固非鱼,亦安知鱼乐。
寄言沓拖者,意趣由来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