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朱从龙外兄二首·其二》
《赠朱从龙外兄二首·其二》全文
明 / 王立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岁晚不一遇,知君自晏如

贫收乞米帖,病学养丹书

竹编渔舫,山花荐客蔬。

风尘息驾,莫讶故人疏。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一(bù yī)的意思:不相同;不一致

丹书(dān shū)的意思:指用丹砂写成的书,比喻文章或书籍非常珍贵和重要。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乞米(qǐ mǐ)的意思:指乞求米粮,形容贫困困顿。

山花(shān huā)的意思:山中的花朵,比喻出类拔萃的人或物。

息驾(xī jià)的意思:停止行驶,停下来休息或停止做某事。

学养(xué yǎng)的意思:指通过学习和修养而获得的知识和品德。

晏如(yàn rú)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或状态像晏王一样美好,非常美丽或安详。

竹编(zhú biān)的意思:指用竹子编制成的手工艺品。

乞米帖(qǐ mǐ tiē)的意思:指贫穷到连米帖都要乞讨的状态,形容极度贫困。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立道的诗《赠朱从龙外兄二首(其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朱从龙的深深关怀和理解。诗中,诗人称赞朱从龙即使在岁晚时分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自晏如"),显示出他的淡泊与从容。面对生活的艰辛,朱从龙贫穷时接受别人的帮助("贫收乞米帖"),生病时则研读养生之书("病学养丹书"),体现了他的坚韧和自我提升。

诗人描绘了朱从龙简朴的生活方式,如用野竹编成的渔舟,以及山花点缀的朴素饮食("野竹编渔舫,山花荐客蔬"),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恬淡生活态度。最后,诗人劝告友人尽管自己可能因为忙碌而少有联系,但并非因为疏远,而是因为风尘暂歇,希望朱从龙能理解这种暂时的间隔。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赞扬了友人的品格,也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王立道
朝代:明

(1510—1547)明常州府无锡人,字懋中,号尧衢。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有《具茨集诗文》。
猜你喜欢

凄凉犯·空江浪阔

空江浪阔。
清尘凝、层层刻碎冰叶。
水边照影,华裾曳翠,露搔泪湿。
湘烟暮合。
□尘袜、凌波半涉。
怕临风、□欺瘦骨,护冷素衣叠。
樊姊玉奴恨,小细疏唇,洗妆轻怯。
汜人最苦,粉痕深、几重愁靥。
花隘香浓,猛熏透、霜绡细摺。
倚瑶台,十二金钱晕半掐。

(0)

大?

峭石帆收,归期差,林沼年销红碧。
渔蓑樵笠畔,买佳邻翻盖,浣花新宅。
地凿桃阴,天澄藻镜,聊与渔郎分席。
沧波耕不碎,似蓝田初种,翠烟生璧。
料情属新莲,梦惊春草,断桥相识。
平生江海客。
秀怀抱、云锦当秋织。
任岁晚、陶篱菊暗,逋冢梅荒,总输玉井尝甘液。
忍弃红香叶。
集楚裳、西风催著。
正明月、秋无极。
归隐何处,门外垂杨天窄。
放船五湖夜色。

(0)

尾犯·绀海掣微云

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梧韵风急。
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
江汜冷、冰绡乍洗,素娥堪,菱花再拭。
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
竹房苔径小,对日暮、数尽烟碧。
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
二十五、声声秋点,梦不认、屏山路窄。
醉魂幽扬,满地桂阴无人惜。

(0)

江城梅花引·江头何处带春归

江头何处带春归。
玉川迷。
路东西。
一雁不飞、雪压冻云低。
十里黄昏成晓色,竹根篱。
分流水、过翠微。
带书傍月自锄畦。
苦吟诗。
生鬓丝。
半黄烟雨,翠禽语、似说相思。
惆怅孤山、花尽草离离。
半幅寒香家住远,小帘垂。
玉人误、听马嘶。

(0)

三部乐·江鶂[1]初飞

江鶂[1]初飞,荡万里素云,际空如沐。
咏情吟思,不在秦筝金屋。
夜潮上、明月芦花,傍钓蓑梦远,句清敲玉。
翠罂汲晓,欸乃[2]一声秋曲。
越装片篷障雨,瘦半竿渭水,鹭汀幽宿。
那知暖袍挟锦,低帘笼烛。
鼓春波、载花万斛。
帆鬣转、银河可掬。
风定浪息,苍茫外、天浸寒绿。

(0)

一寸金·秋入中山

秋入中山,臂隼牵卢纵长猎。
见骇毛飞雪,章台献颖,臞腰束缟,汤沐疏邑。
筤管刊琼牒。
苍梧恨、帝娥暗泣。
陶郎老、憔悴玄香,禁苑犹催夜俱入。
自叹江湖,雕龙心尽,相携蠹鱼箧。
念醉魂悠扬,折钗锦字,黠髯掀舞,流觞春帖。
还倚荆溪楫。
金刀氏、尚传旧业。
劳君为、脱帽篷窗,寓情题水叶。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