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独(bù dú)的意思:不仅仅,不只是
何似(hé sì)的意思:表示与之相比或相似的事物相差很远,形容差距非常大。
火粒(huǒ lì)的意思:火苗的小颗粒。形容事物微小、细碎。
羁縻(jī mí)的意思:指统治者控制边疆地区的政策和手段。
山人(shān rén)的意思:指居住在山中的人,也泛指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人。
上山(shàng shān)的意思:指向山上走或攀登山峰,也可引申为追求进步、攀登事业的意愿。
溪洞(xī dòng)的意思:溪洞是一个指山泉从山洞中流出的景象,比喻清澈幽深的泉水。也可以比喻深奥难懂的道理或文学作品。
下山(xià shān)的意思:下山指从山上下来,比喻摆脱困境、解决问题或者结束某种状态。
衣食(yī shí)的意思:指衣服和食物,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阳曲县地方风土人情的独特观察与感受。首句“溪洞羁縻性久驯”,以“羁縻”一词,形象地展现了当地民族与外界交往的和谐状态,经过长时间的接触与融合,彼此间的关系已经变得融洽而稳定。接着,“上山何似下山人”一句,通过对比上下山的人,暗示了山地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山民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畲蛮衣食流溪纸”,描绘了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他们依靠山林资源,以耕种为主,生活朴素。这里的“流溪纸”可能是指当地制作的纸张,通过溪水运输,体现了山区经济活动的特点。“不独薯粱火粒新”,则进一步强调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不仅局限于薯类和粮食,还通过创新,如制作新奇的火粒(可能是某种食物或燃料),丰富了生活内容,展现了他们的智慧与创造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阳曲县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既体现了地域特色,又蕴含了作者对当地人民勤劳智慧的赞许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