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从阳曲呈邑大令·其八》
《从阳曲呈邑大令·其八》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溪洞羁縻性久驯,上山何似山人

畲蛮衣食流溪纸,不独薯粱火粒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独(bù dú)的意思:不仅仅,不只是

何似(hé sì)的意思:表示与之相比或相似的事物相差很远,形容差距非常大。

火粒(huǒ lì)的意思:火苗的小颗粒。形容事物微小、细碎。

羁縻(jī mí)的意思:指统治者控制边疆地区的政策和手段。

山人(shān rén)的意思:指居住在山中的人,也泛指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人。

上山(shàng shān)的意思:指向山上走或攀登山峰,也可引申为追求进步、攀登事业的意愿。

溪洞(xī dòng)的意思:溪洞是一个指山泉从山洞中流出的景象,比喻清澈幽深的泉水。也可以比喻深奥难懂的道理或文学作品。

下山(xià shān)的意思:下山指从山上下来,比喻摆脱困境、解决问题或者结束某种状态。

衣食(yī shí)的意思:指衣服和食物,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阳曲县地方风土人情的独特观察与感受。首句“溪洞羁縻性久驯”,以“羁縻”一词,形象地展现了当地民族与外界交往的和谐状态,经过长时间的接触与融合,彼此间的关系已经变得融洽而稳定。接着,“上山何似下山人”一句,通过对比上下山的人,暗示了山地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山民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畲蛮衣食流溪纸”,描绘了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他们依靠山林资源,以耕种为主,生活朴素。这里的“流溪纸”可能是指当地制作的纸张,通过溪水运输,体现了山区经济活动的特点。“不独薯粱火粒新”,则进一步强调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不仅局限于薯类和粮食,还通过创新,如制作新奇的火粒(可能是某种食物或燃料),丰富了生活内容,展现了他们的智慧与创造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阳曲县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既体现了地域特色,又蕴含了作者对当地人民勤劳智慧的赞许之情。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后唐军士谣

除去菩萨,扶立生铁。

(0)

天宝中京兆谣

欲得米麦贱,无过追李岘。

(0)

郊庙歌辞.享隐太子庙乐章.诚和

道閟鹤关,运缠鸠里。门集大命,俾歆嘉祀。

礼亚六瑚,诚殚二簋。有诚颙若,神斯戾止。

(0)

廉州人歌

廉州颜有道,性行同庄老。

爱民如赤子,不杀非时草。

(0)

王法曹歌

前得尹佛子,后得王癞獭。

判事驴咬瓜,唤人牛嚼沫。

见钱满面喜,无镪从头喝。

常逢饿夜叉,百姓不可活。

(0)

同独孤九秋闺

闺树红滋变,庭芜白□□。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