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颂古十四首(其三)》,作者是宋代的僧人释师体。诗的内容以一种轻松自在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古道行旅的画面。"坦然古路勿迂疏",诗人建议行走时要直率不绕远,表现出一种洒脱的心态。"霁月凉风动十虚",则通过晴朗的月光和凉爽的秋风,营造出清幽宁静的氛围,仿佛十个空阔的境界在眼前展开。
"毗目善财当日事",这里引用了佛教故事,善财童子是《华严经》中的人物,他以虔诚之心修行,此处可能象征着诗人对修行或人生的深刻理解。"好如潘阆倒骑驴",引用潘阆的典故,潘阆曾以倒骑驴的形象出现在文人墨客的诗文中,表示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在路上也能保持心境平和,享受生活的乐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见解,提倡直率、宁静与超脱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桂枝香.雪晴登鸡鸣寺豁蒙楼,用王介甫韵
爽心快目。似史说子玄,经论王肃。
十里湖光一镜,彩舟群簇。
迎春霁雪来窥牖,对披襟、蒋山高矗。
练拖江步,云粘树顶,熘悬峰足。有虿发,雏颜共逐。
问何代台城,悲笑相续。羞照胭脂,废井沁波留辱。
小营校练场如砥,渐裙腰、芳草惊绿。
古愁今感,归来慵记,后庭哀曲。
惜余春慢.丰台芍药
暖玉屏围,绿珠娇重,绣陌钿车雷转。
衣簪竞妩,步屧交枝,影弄背城郊甸。
曾记寻春廿年,金谷千姝,隔花人面。
任凡桃俗李,东风争嫁,倩魂初返。
空自惜、凤翼将离,龙盆邀醉,怕里翠云轻剪。
啼鬟露湿,婪尾香深,碧沁舞裙红变。
还似妆催曼殊,芳酒朝酣,薄铅宵浣。
便重台许赠,犹恨扬州梦远。
宝鼎现.丁巳灯节,再和须溪
鸣珂千骑,电烁星转,铜街歌市。
浑不见、鳌山箫鼓,彩胜春人芳树底。
寒月晕、料嫦娥深锁,也怨钧天沈醉。
唤酒去、新愁为止,又把旧愁句起。
记否元夜烧灯事。马如龙、车更如水。
金粉斗、胭脂都丽,万态千姿难品第。
竞艳冶、贱人閒罗绮。卷上珠帘十里。
似画出、散花仙子,扑簌蓬壶影碎。
惟见九陌依稀,还怕偻、麻姑纤指。
且归来携醉,扶酲拥重衾自睡。暗烛背、暮云愁髻。
泪滴心同坠。纵赋笔、能醒春魂,难写今宵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