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止(bù zhǐ)的意思:不仅仅;不止于此
差事(chāi shi)的意思:差事指的是工作、任务或职责。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法禁(fǎ jìn)的意思:指法律的禁止和限制。
父老(fù lǎo)的意思:指长辈和老年人,特指村中的长者和老人。
街鼓(jiē gǔ)的意思:形容喧嚣、热闹的场面。
坎坎(kǎn kǎn)的意思:形容事情发展不顺利,遇到困难或挫折。
狂歌(kuáng gē)的意思:形容心情激动,情感澎湃,欢乐不已。
始终(shǐ zhōng)的意思:一直,始终如一
市酒(shì jiǔ)的意思:指市井中的酒馆,代表热闹、繁华的场所。
斯民(sī mín)的意思:指人民,民众。
倚法(yǐ fǎ)的意思:指依据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终穷(zhōng qióng)的意思:终穷意为最终一无所有或最终走投无路。
椎牛(zhuī niú)的意思:用木棍敲打牛背,比喻用强力手段迫使他人屈服。
- 翻译
- 东街鼓声咚咚响,西街鼓声震天响。
市场上的酒受到法律限制,杀牛的风俗聚集起一群凶悍的人。
官差的到来让老人惊慌,孩子们则疯狂地奔跑逃离。
如果这种风俗不停止,百姓们将会永远困苦。
- 注释
- 鼓坎坎:形容鼓声密集或强烈。
鼕鼕:形容鼓声宏大。
市酒:市场上的酒。
法禁:法律的限制。
椎牛:杀牛的习俗。
群凶:聚集的凶悍人群。
差事:官差的任务。
父老:年长的人。
狂歌:疯狂地唱歌。
斯民:这里的百姓。
始终穷:永远困苦。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书事(其六)》。诗中描绘了一幅热闹却又混乱的市井生活画面。"东街鼓坎坎,西街鼓鼕鼕"以鼓声的嘈杂生动展现了街道的喧嚣,暗示了市集的繁忙。"市酒倚法禁,椎牛聚群凶"揭示了市集上的非法交易和可能存在的暴力行为,暗示社会秩序的混乱。
"差事惊父老,狂歌走儿童"进一步描绘了人们因这些事件而产生的恐慌与不安,父亲们被差事惊扰,孩子们则逃避着疯狂的歌声。诗人通过这两个细节,表达了对这种不良风俗的忧虑。
最后两句"此俗苟不止,斯民始终穷"直指问题的核心,如果这种风俗不改变,民众的生活将始终困苦。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社会问题,表达了诗人对于公正和社会秩序的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彫陂
彫陂之水清且泚,屈为印文三百里。
呼船载过七十馀,褰裳乱流初不记。
竹舆岖?山径凉,仆姑呼妇声相倚。
篁中犹道泥滑滑,仆夫惨惨耕夫喜。
穷山为吏如漫郎,安能为人作嚆矢。
老僧迎谒喜我来,吾以王事笃行李。
知民虚实应县官,我宁信目不信耳。
僧言生长八十馀,县令未曾身到此。
寄忠玉提刑
市骨蕲千里,量珠买娉婷。
驽骀参逸驾,西子泣深屏。
吾人材高秀,胸次列渭泾。
严能喜剧部,持节按祥刑。
萑蒲稍衰息,郡县或空囹。
读书头愈白,见士眼终青。
今时斤斧地,虚次待发硎。
早晚紫微禁,占来有使星。
宋宗儒真赞
宋子勃窣,心有古镜。朝四暮三,为笑不竞。
放一捻一,犹著禅病。探丸起死,味药知性。
忧患不入乎杯中,抱胡琴而风听。
若乃脱冠袒裼,扪虱应客。目如愁胡,拊髀而呼。
是必追橡栗于云杪,探水月于江湖,然后怏于心与。
次韵感春五首·其五
茶如鹰爪拳,汤作蟹眼煎。
时邀草玄客,晴明坐南轩。
笑谈非世故,独立万物先。
春风引车马,隐隐何阗阗。
高盖相摩戛,骑奴争道喧。
吾人抚荣观,燕处自超然。
城中百年木,有鹊巢其颠。
鸤鸠来相宅,日暮更谋迁。
次韵定国闻子由卧病绩溪
炎洲冬无冰,十月雷虺虺。
及春疟疠行,用人祭非鬼。
巫师司民命,药石不入市。
溪弩潜发机,土风甚不美。
苏子卧江南,感叹中夜起。
闻道病在床,食鱼不知旨。
寒暑战胸中,士穷有如此。
此公天机深,爵禄心已死。
养生遗形骸,观妙得骨髓。
后皇莳嘉橘,中岁多成枳。
佳人何时来,为天启玉齿。
湔祓瘴雾姿,朝趋去天咫。
诸公转洪钧,国器方荐砥。
矢诗写予心,庄语不加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