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知不去朝黄屋,祗为曾烹郦食其。
- 翻译
- 古老的坟墓高耸在道路两旁,关于这首歌的传说一直流传至今。
虽然知道不再去朝见帝王宫殿,只因为曾经烹杀了像郦食其那样的谋士。
- 注释
- 崔巍:形容墓葬高大雄伟。
路岐:道路两侧。
歌传薤露:指代哀歌或挽歌,‘薤露’原指薤菜上的露水,古人以为人死歌起。
黄屋:古代帝王专用的黄色车驾,象征皇权。
郦食其:秦末汉初策士,刘邦曾欲用其为谋臣,但因其自视甚高,刘邦未予重用,后被烹杀。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胡曾的作品,名为《咏史诗·田横墓》。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田横的景仰之情以及对其忠诚不渝品质的赞美。
“古墓崔巍约路岐”,这句通过形容古墓的荒凉与萧索,传递出一种历史沧桑、英雄落寞的情感。这里,“崔巍”一词,用来描绘墓地的凄清景象,给人以深刻的历史印记。
“歌传薤露到今时”,这句表明田横的事迹和精神至今仍被人们传颂,像那清晨的露水一样纯洁而持久。诗人通过这种比喻,不仅赞扬了田横的英雄事迹,也展示了自己的历史情怀。
“也知不去朝黄屋”,这一句则透露出田横忠于汉室、不愿投靠秦始皇的心迹。“黄屋”在这里代指的是皇帝的宫殿,诗人借此表达对田横坚守节操的赞誉。
“祗为曾烹郦食其”,这句则具体点明了田横的忠诚故事,即他宁愿选择烹煮自己的儿子也绝不背叛汉室。这里,“祗”字用以强调田横坚定不移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田横墓地的描绘,以及对其忠贞事迹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英雄历史人物的崇敬和对忠诚品质的推崇。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个人节操与忠诚理念的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善庆堂为祝大参赋
玉音褒先德,华扁侈上恩。
揭之君子堂,瞻仰无朝昏。
我闻先大夫,德善夙所敦。
积累既云厚,衍庆遗后昆。
卓哉人中英,擢第登黄门。
献纳著劳绩,进秩参名藩。
政成帝简知,封制出天阍。
荣恩不及养,此恨那可论。
羹墙见形容,水木思本源。
流泽不可忘,扁此示子孙。
子孙亦知感,孝养隆所尊。
题诗表世美,声光耀乾坤。
正月十七日谢省长老过访
碧峰老师八十馀,松姿鹤骨清且臞。
春来自负足轻健,徒步访我新楼居。
忆昔我师年正少,诏选来宗法王教。
法王返旆向西天,北上京师觐天表。
大斋修建沐恩辉,给牒复许江南归。
归来默坐守空寂,深隐禅关依翠微。
久向山中厉清苦,双舄何曾入城府。
念我如乘雪夜船,逸兴翩翩孰能阻。
感师意气真古人,平生交契老益亲。
年华迅速四十载,愧我踪迹犹红尘。
我昔归休乐泉石,曾向山中候巾舄。
只今复握南省章,路阻云峰隔秋碧。
师精易道妙入玄,神机深得一行传。
吉凶悔吝掌中见,谈锋落口锵流泉。
坐倚南窗话情旧,洗尽胸中尘土垢。
虽无清供出伊蒲,喜有名言破孤陋。
兴阑别我还碧峰,手内却嫌扶短筇。
出门一笑不返顾,飘飘两袖扬春风。
腊高逾八今望九,知与须弥同不朽。
待我来携一瓣香,敬祝我师千岁寿。
《正月十七日谢省长老过访》【明·倪谦】碧峰老师八十馀,松姿鹤骨清且臞。春来自负足轻健,徒步访我新楼居。忆昔我师年正少,诏选来宗法王教。法王返旆向西天,北上京师觐天表。大斋修建沐恩辉,给牒复许江南归。归来默坐守空寂,深隐禅关依翠微。久向山中厉清苦,双舄何曾入城府。念我如乘雪夜船,逸兴翩翩孰能阻。感师意气真古人,平生交契老益亲。年华迅速四十载,愧我踪迹犹红尘。我昔归休乐泉石,曾向山中候巾舄。只今复握南省章,路阻云峰隔秋碧。师精易道妙入玄,神机深得一行传。吉凶悔吝掌中见,谈锋落口锵流泉。坐倚南窗话情旧,洗尽胸中尘土垢。虽无清供出伊蒲,喜有名言破孤陋。兴阑别我还碧峰,手内却嫌扶短筇。出门一笑不返顾,飘飘两袖扬春风。腊高逾八今望九,知与须弥同不朽。待我来携一瓣香,敬祝我师千岁寿。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1867c6bad3b2cf0190.html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