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己亥杂诗·其七十四》
《己亥杂诗·其七十四》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七十尚书出负戈,三闾憔悴怨湘波。

抚琴欲鼓《拘幽操》,軏唱臣难唤奈何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抚琴(fǔ qín)的意思:指轻轻地抚摸琴弦,比喻对琴的音色进行调试,也比喻人对事物的调整和处理。

拘幽(jū yōu)的意思:拘泥于细微的事物,无法放松自己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憔悴(qiáo cuì)的意思:形容人因疾病、忧愁等原因而面色憔悴、容貌消瘦。

三闾(sān lǘ)的意思:指人才出众、德行高尚的人。

尚书(shàng shū)的意思:指古代官职,掌管文书、文件的官员,也泛指书籍、文书。

幽操(yōu cāo)的意思:指内心深处的情感或思想。

拘幽操(jū yōu cāo)的意思:拘泥于细微之处,忽视整体大局。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的《己亥杂诗》之七十四。黄遵宪以“己亥”年号命名一系列杂诗,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历史变迁和个人情感。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象征手法。首句“七十尚书出负戈”,借用了古代官职与军事行动的结合,暗示国家在特定时期内面临的重大挑战或变革,同时也暗含着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尚书,古代官职,此处可能指代的是历史上那些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官员或将领。

“三闾憔悴怨湘波”一句,引用了屈原(三闾大夫)流放湘江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遭遇的同情与感慨,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现实困境的忧虑。屈原的憔悴与怨恨,象征着个人命运的不公与社会的不平。

“抚琴欲鼓《拘幽操》”中的《拘幽操》是古代音乐作品,常用来表达囚禁或困顿的情感。诗人通过这一动作,表达了自己想要通过艺术来抒发内心情感,寻求精神慰藉的愿望。

最后一句“軏唱臣难唤奈何”则表达了诗人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时的无奈与无力感。“軏唱”可能是指吟唱或歌唱,而“臣难唤奈何”则意味着即使尽力呼喊,也无法改变现状,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悲凉与无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与典故,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个人命运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与感慨,体现了晚清时期知识分子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价值的深切关注。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偈颂十四首·其四

不因孤露妄难休,大□既成难悉婺。

江烟梅雨却知音,□出头人有何极。

师子儿,无畏力。

满目相知不相识,枯木寒灰唯我知。

浩浩资深源汲汲,翘松野鹤表吾师。

吾师心兮心常寂,常寂光中饶益人。

(0)

證道歌·其一五一

弹指圆成八万门,有无无有岂堪论。

假设千经并万论,直应迦叶不闻闻。

(0)

證道歌·其三十五

摩尼珠,人不识,师祖随声心未息。

南泉虚设一轮光,千古万古空相忆。

(0)

證道歌·其一八八

魔强法弱多怨害,跣足头陀□顶盖。

舍身求雨赤天晴,凡情见此生轻退。

(0)

證道歌·其十七

梦里明明有六趣,驴胎马腹甚滋味。

负鞍衔铁偿他钱,何以今生早歇去。

(0)

證道歌·其三十八

一颗圆光色非色,记剑何劳舟上刻。

色即是空空不空,取相凡夫当面隔。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