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丹青(dān qīng)的意思:指绘画、写字等艺术创作。
当户(dàng hù)的意思:指处于某种境地或地位的人,代表某个群体或组织的人。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共心(gòng xīn)的意思:共同心意,一同努力
岂弟(kǎi tì)的意思:岂弟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怎么会是弟弟呢?用来指责对方无理取闹、胡乱指责或无端猜疑他人。
千仞(qiān rèn)的意思:形容高大、峻峭。
人怀(rén huái)的意思:指人的心思、意图、情感等。
日下(rì xià)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地位或声誉下降,形容衰落或败落。
山阴(shān yīn)的意思:山的背阴面,指被遮蔽或被忽视的地方。
心期(xīn qī)的意思:心愿、志向。
兴寄(xīng jì)的意思:表示因思念而寄托情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画家顾恺之的追忆与赞美。开篇“昔在山阴县,风流顾凯之”点出顾恺之的生平地点与风度,流露出对其才情的敬仰。接着“茂林当户远,白日下帘迟”两句,以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顾恺之生活的时代,感受其创作环境的宁静与雅致。
“兴寄丹青里,人怀岂弟思”则进一步揭示了顾恺之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情感与思想,以及他作品背后的人文关怀。“越山千仞碧,俯仰共心期”最后两句,以壮丽的山色象征顾恺之艺术成就的高远,表达了对他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境界的深切认同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顾恺之艺术生涯的深情回顾,以及对其作品深刻内涵的感悟,体现了诗人对古代艺术大师的崇敬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台湾近咏十首呈巡使黄玉圃先生·其九
诸罗千里县,内地一省同。
万山倚天险,诸港大海通。
广野浑无际,民番各喁喁。
上呼下则应,往返弥月终。
不为分县理,其患将无穷。
南划虎尾溪,北踞大鸡笼。
设令居半线,更添游守戎。
健卒足一千,分汛扼要冲。
台北不空虚,全郡势自雄。
晏海此上策,犹豫误乃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