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
《踏莎行》全文
宋 / 欧阳修   形式: 词  词牌: 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断(bù duàn)的意思:不间断地、持续不断地

春水(chūn shuǐ)的意思:春天的水,比喻希望或新生。

春山(chūn shān)的意思:春天的山景,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寸寸(cùn cùn)的意思:形容非常仔细、一寸一寸地

粉泪(fěn lèi)的意思:形容女子哭泣时眼泪红肿,像粉末一样。

候馆(hòu guǎn)的意思:指等待的地方或场所

离愁(lí chóu)的意思:离别时的忧愁和惆怅之情。

平芜(píng wú)的意思:形容平坦无阻,平坦无奇。

柔肠(róu cháng)的意思:形容人性情温和、心地柔软。

山外(shā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嚣、宁静幽远的地方。

迢迢(tiáo tiáo)的意思:形容路途遥远或心思思念的样子。

无穷(wú qióng)的意思:没有尽头,无限。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薰风(xūn fēng)的意思:指风吹过后,留下的芳香气味。

盈盈(yíng yíng)的意思:形容充满或溢出的样子

征辔(zhēng pèi)的意思:指马匹经历长途跋涉,蹄上的铁辔已经磨损,表示经历艰辛、劳苦。

注释
候馆:迎宾候客之馆舍。
草薰:小草散发的清香。
薰,香气侵袭。
征辔:行人坐骑的缰绳。
辔,缰绳。
迢迢:形容遥远的样子。
寸寸柔肠:柔肠寸断,形容愁苦到极点。
盈盈:泪水充溢眼眶之状。
粉泪:泪水流到脸上,与粉妆和在一起。
危阑:也作“危栏”,高楼上的栏杆。
平芜:平坦地向前延伸的草地。
芜,草地。
翻译
馆舍前的梅花已经凋残,溪桥旁新生细柳轻垂,暖风吹送着春草的芳香,远行人摇动马缰,赶马行路。走得越远离愁越没有穷尽,就像那春江之水连绵不断。
寸寸柔肠痛断,行行泪水滴落面庞,登上高楼凭栏远望也难解难心中愁情。平坦的草地尽头就是重重春山,行人还在那重重春山之外。
鉴赏

这首《踏莎行》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优美的画面展现了离别之苦。词的开篇“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梅花凋零,柳树新绿,暗示着季节的转换和主人公的离别。接下来,“草薰风暖摇征辔”进一步渲染了温暖而略带感伤的氛围,行人的马匹在和煦的春风中轻轻摇晃,象征着旅程的开始。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是词眼所在,以春水比喻离愁,形象地表达了离别后愁绪的绵长和无尽,如同江河般滔滔不绝。接下来,“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直接抒发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柔肠寸断,泪水盈眶,显示出情感的深切。

“楼高莫近危栏倚”一句劝慰女子不要登高望远,以免触景生情,加重离愁。最后两句“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以景结情,春山之外还有行人,暗示了离人远去,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空旷而深远的孤独感。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内心独白,展现了离别时的哀婉与无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欧阳修

欧阳修
朝代:宋   字:永叔   号:醉翁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生辰:1007-1072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猜你喜欢

课儿联·其二○八

世誇诸葛扇;人效子瞻巾。

(0)

课儿联·其一二七

溪上鸥为友;林閒鹤避人。

(0)

课儿联·其六十六

瘴地埋忠骨;皇天鉴铁肝。

(0)

课儿联·其十三

贫家书自富;老客面如童。

(0)

题喻茝臣太史焚香省过小照

摆脱红尘又十年,登瀛还作地行仙。

自惭出处平生共,不觉闻香一憬然。

(0)

和杨雪椒方伯《晓过湖上五首》次韵·其三

宦迹传遗爱,忠良庙食宜。

残山凝古铁,疏柳护文陴。

突兀孤亭对,模糊断碣疑。

浩歌同慷慨,莫问酒家旗。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