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寒溪·其六》
《寒溪·其六》全文
唐 / 孟郊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因冻死得食,杀风仍不休

以兵为仁义,仁义生刀头。

刀头仁义腥,君子不可求。

波澜抽剑冰,相劈如仇雠。

尖雪入鱼心,鱼心明愀愀。

恍如两说,似诉割切由。

谁使异方气,入此中土流。

剪尽一月春,闭为百谷幽。

仰怀新霁光,下照疑忧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谷(bǎi gǔ)的意思:指各种谷物的集合,泛指丰富的粮食。

波澜(bō lán)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起伏不定,波动不安定。

不休(bù xiū)的意思:形容持续不断,没有停止或休息。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割切(gē qiē)的意思:指在战争或争端中,一方因无法抵抗而主动割让一部分领土以求得和平解决。

恍如(huǎng rú)的意思:形容感觉犹如、如同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两说(liǎng shuō)的意思:形容说话方式不一致,意见相左。

仁义(rén yi)的意思:仁义是指仁慈和公正的品质,表达了对他人的关爱和对正义的追求。

罔两(wǎng liǎng)的意思:指不分轻重,不分好坏,没有差别。

新霁(xīn jì)的意思:指天空中阴云散尽、天气放晴的景象。也形容事情突然转好或困境即将解除。

异方(yì fāng)的意思:

(1).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楚辞·天问》:“何圣人之一德,卒其异方: 梅伯 受醢, 箕子 详狂?” 游国恩 纂义引 周拱辰 曰:“一切直数諫,不避葅醢;一不瞽不聋,託之佯狂。迹似异方,而忠国爱主之心则一也。”
(2).指异域;异国。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异方之乐,祗令人悲。”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蜀无兔鸽》:“异方禽兽,象出 南越 ,駞出北极,今皆育于中国,然不如本土之宜也。” 宋 曾巩 《厚卿子中使高丽》诗:“并使时推出众才,异方迎拜六城开。”
(3).指他乡;外地。 唐 杜甫 《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诗:“异方初艷菊,故里亦高桐。”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台省·行酖》:“盖食物初炽,入银器必变黝色,而按臣以法官孑身居异方……每疑下人进酖。”
(4).不同地方。 三国 魏 曹植 失题诗:“弃我交颈欢,离别各异方。”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一:“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
(5).特别的药方。 清 龚自珍 《以奇异金石文字拓本十九种寄秦编修扬州而媵以诗》:“异人延年无异方,能使寸田生异香。”

一月(yī yuè)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转眼即逝。

忧愁(yōu chóu)的意思:形容内心忧虑、烦闷的心情。

中土(zhōng tǔ)的意思:指中国的土地,常用于形容中国的国土或土地环境。

注释
冻死:因寒冷而死亡。
食:食物。
杀风:持续的杀戮。
兵:战争。
仁义:仁爱与道义。
刀头:刀锋。
腥:血腥味。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波澜:剑光。
仇雠:仇敌。
尖雪:锐利的雪花。
罔两:古代神话中的影子鬼怪。
割切:痛苦和割舍。
异方:异地,远方。
中土:中原地区。
一月春:春天的景色。
百谷幽:万物沉寂。
新霁光:雨后初晴的阳光。
疑忧愁:隐约的忧虑。
翻译
因为饥饿而冻死的人,杀戮却依然不止。
他们把战争当作仁义,仁义却在刀锋上滋生。
刀锋上的仁义沾满血腥,这样的君子难以寻觅。
剑光在冰面上闪烁,如同仇敌般相互砍杀。
尖锐的雪花穿透鱼的心,鱼儿内心充满哀伤。
仿佛虚无之物在诉说,似乎倾诉着痛苦和割舍。
是谁让异域的气息,流入了这片中原的土地。
春天的美景被剪裁殆尽,万物陷入深深的寂静。
仰望雨后初晴的光芒,却照见下方似乎蕴含忧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严酷的冬景图,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刻画,反映了战乱时期人们的苦难和社会的残酷。开篇“因冻死得食,杀风仍不休”两句,直白地写出了极端寒冷之下,连生命都被迫为求生存而不得不面对的凄凉现实。紧接着,“以兵为仁义,仁义生刀头”表明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是美德和正义,也可能变成致人死地的利器。

“波澜抽剑冰,相劈如仇雠”,则形象地描绘了战乱中的血腥场面,而“尖雪入鱼心,鱼心明愀愀”用鲜明的对比展示了自然界与战争带来的冷酷无情。诗人通过“恍如罔两说,似诉割切由”表达了一种无法言说的悲哀和无奈。

中间,“谁使异方气,入此中土流”一句,暗含着对外来侵略的不满与抗拒。接着,“剪尽一月春,闭为百谷幽”则写出了战争摧毁自然美景的情形,而“仰怀新霁光,下照疑忧愁”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和平、安宁的渴望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强烈的对比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沉痛的心境和对战争悲惨后果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孟郊

孟郊
朝代:唐   字:东野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生辰:751~814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
猜你喜欢

暮归沙堤

十里黄沙海上头,数株榕叶半沧洲。

西风禾黍平侵户,落日云山远带楼。

雁影萧萧孤笛暮,砧声杳杳几家秋。

候门稚子牵衣笑,不省微霜著敝裘。

(0)

送道士还山中

仙台飞鸟外,灌木隐琳宫。

归路多瑶草,还山尽锦峰。

浴舟临野水,飞佩入寒松。

愧我红尘里,空怜绝世踪。

(0)

僧房秋夜

寂寂空门掩,三花隐乱峰。

经残僧入定,林暝鹤归松。

境静天香入,帘疏月影重。

永怀禅榻夜,无梦到尘踪。

(0)

远浦帆归·其二

浦溆沿村曲,孤帆一片秋。

风移篷里轴,影拂水边楼。

鼓枻惊初雁,鸣弦起夕鸥。

江湖波浪紧,幸喜见安流。

(0)

题猿鹿图

丹青翠微里,猿鹿共幽闲。

挂影寒潭外,群游落照间。

养茸寻药圃,得树入云閒。

年少无游猎,山林恣往还。

(0)

经炉峰兰若

迢递孤峰里,空门偶独行。

野云随杖屦,古木带檐楹。

月出禅初定,僧闲鸟自鸣。

兴阑归自晚,钟磬有馀声。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