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识吾师无碍处,试将烧却看瞋无。
《子由作二颂,颂石台长老问公:手写《莲经》,字如黑蚁,且诵万遍,胁不至席二十馀年。予亦作二首·其一》全文
- 注释
- 眼前:眼前的景象。
扰扰:纷乱的样子。
黑蚍蜉:比喻忙碌的人群或事物。
口角:争吵时的口舌。
霏霏:形容唾沫飞溅的样子。
白唾珠:比喻人们的争论言辞。
要识:想要理解。
吾师:我的老师,这里可能指智慧或者某种教诲。
无碍处:不受阻碍、通透的地方。
试将:试着去做。
烧却:烧掉,这里可能象征消除或去除。
看瞋无:看看是否还会愤怒。
- 翻译
- 眼前纷扰如黑蚁般忙碌
人们的争论口沫横飞像白珠子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禅师修行境界的诗句。开头“眼前扰扰黑蚍蜉,口角霏霏白唾珠”两句,用生动的比喻形象描写了禅师在打坐冥想时的专注状态,仿佛连身边的蚂蚁都能清晰看到,而嘴角挂着未干的唾沫,表现出其入定忘我之状。
紧接着“要识吾师无碍处,试将烧却看瞋无”则进一步揭示了禅师超脱尘世、达观自在的心境。这里的“无碍处”指的是禅师心灵深处所达到的那一种无挂碍、无牵绊之境;而“试将烧却看瞋无”则暗示了禅师通过苦行或是内心的煎熬,将凡尘俗念尽数清除,以达到心如止水,无波无澜的境界。
整体来看,这段诗文不仅描绘了一个禅师修行的生动画面,更深层次地传递了一种对禅理的理解和向往,是一段充满禅意的文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周如斗侍御
圣世宜无外,夷方乍有征。
台端简良史,江左寄巡行。
每念临轩顾,弥兴揽辔情。
封章成妙算,优诏许监兵。
课罪风霆迅,酬功日月明。
田租蒙半赐,闾井若更生。
取笠犹殉法,鸣弦悉励精。
留君同寇借,生子拟周名。
隼击鱼龙避,骢游士女迎。
帝将虚右席,谁复倚长城。
胆落因弹劾,几先绝请盟。
为镌秦望石,一颂海波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