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捣衣曲》
《捣衣曲》全文
清 / 金序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征衣捣罢立徘徊,欲寄征人意转哀。

昨日邻家戍客,道郎又过李陵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邻家(lín jiā)的意思:指与自己家相邻的家庭,也泛指与自己关系亲近的人家。

陵台(líng tái)的意思:指高耸的台阶或台地,也用来比喻高处或高位。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人意(rén yì)的意思:人们的意愿或心意。

戍客(shù kè)的意思:指在边疆戍守的士兵或官员。

征衣(zhēng yī)的意思:指战时动员民众,征用衣物供军队使用。

征人(zhēng rén)的意思:招募人才,征集人才。

昨日(zuó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时间,即昨天。

李陵台(lǐ líng tái)的意思:指人的离别和远行。

鉴赏

这首《捣衣曲》由清代诗人金序珽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战争背景下女性对远方征人的深切思念与哀愁。

首句“征衣捣罢立徘徊”,开篇即以捣衣这一传统动作引入,女子在完成为远行丈夫准备衣物后,站在原地犹豫不决,这不仅表现了她动作的结束,更暗示了情感的延续与复杂。捣衣的动作象征着对丈夫的思念与牵挂,而“立徘徊”则形象地刻画出女子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她既想将衣物寄给远方的丈夫,又因未知的离别与战事而感到忧伤与不安。

次句“欲寄征人意转哀”,进一步揭示了女子内心的情感波动。她想要通过衣物传递对丈夫的思念与关怀,但这种行为反而加剧了她的哀愁。这种哀愁并非简单的离别之痛,而是包含了对战争的忧虑、对未来的不确定以及对丈夫安危的深深挂念。

第三句“昨日邻家归戍客”,引入了一个对比的场景。邻家的戍客归来,意味着有人从战场回到了家园,这不仅带来了暂时的安宁与团聚的希望,也反衬出主人公所处的孤独与等待的痛苦。戍客的归来与主人公的期待形成鲜明对比,加重了她内心的失落感。

最后一句“道郎又过李陵台”,以李陵台这一历史典故作为背景,增添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和悲剧色彩。李陵台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著名战场遗址,常被用来象征战争与牺牲。这句话暗示了主人公的丈夫可能再次踏上征途,前往未知的战场,预示着新的离别即将到来。通过“又”字,强调了这种离别的频繁与不可避免,加深了读者对主人公命运的同情与感慨。

整体而言,《捣衣曲》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巧妙的场景设置,深刻地反映了战争背景下女性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她们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与哀愁,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这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感染力,情感真挚动人,是清代闺怨诗中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金序珽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冬日杂诗以仰视皇天白日速为韵·其二

日人行新法,中国始遣使。

华民我自辖,诸国不得视。

彼非不欲尔,实亦势所至。

来者更五公,交涉略可志。

吾初检案牍,抄撮取关系。

会以事不竟,讫未就编次。

又观图书馆,典籍亦略备。

尽蒐为目录,颇足资考异。

迁延顾莫往,尤未坠此意。

(0)

八月二十八日夜坐时将出都

宵凉百念集孤灯,暗雨鸣廊睡未能。

生计坐怜秋一叶,归程冥想浪千层。

寒心国事浑难料,堆眼官资信可憎。

此去梦中应不忘,顺承门内近觚棱。

(0)

感春四首·其三

倚天照海倏成空,脆薄原知不耐风。

忍见化萍随柳絮,倘因集蓼毖桃虫。

到头蝶梦谁真觉,刺耳鹃声恐未终。

苦学挈皋事浇灌,绿阴涕尺种花翁。

(0)

拜宝竹坡墓·其一

翰苑犹传四谏风,至尊能纳相能容。

枫林留得愁吟老,晨乐疏星独听钟。

(0)

九月十九日八旗馆露台登高赋呈节庵孝通伯严斗垣叔峤诸君子

矶上严城晚吹凉,淩风壮观补重阳。

柳仍婀娜秋生色,荷已离披水吐光。

风动白波寒楚佩,梦回青琐在江乡。

寒烟去雁穷怀抱,强为群贤一举觞。

(0)

朱亥故里.即朱仙镇

晋鄙虽宿将,畏秦避其锋。

一军次荡阴,莫救邯郸攻。

信陵盔符至,犹恐众未从。

奋椎夺其军,朱亥真英雄。

遂使信陵君,名震崤函东。

悠悠晋鄙辈,何足谋成功。

驱车夷门下,敬问七十翁。

如今风尘内,可有人如公。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