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张次律司理三首·其三》
《赠张次律司理三首·其三》全文
宋 / 赵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长沙十日,曾未及湘山

旧疾痁频作,方炉火自跧。

风高知木脱,雨细念梅斑。

飘泊方兹始,林园未遽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沙(cháng shā)的意思:指人的性情坚定不移,不易改变。

风高(fēng gāo)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狂风呼啸的状态。

高知(gāo zhì)的意思:指知识渊博,学识高深。

旧疾(jiù jí)的意思:指旧病或旧伤,也用来比喻旧事、旧情等不易忘怀的事物。

林园(lín yuán)的意思:指人多而杂乱的场所。

炉火(lú huǒ)的意思:指技艺或才能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非常纯熟和精湛。

飘泊(piāo bó)的意思:指没有固定住所或职业,四处流浪的状态。

十日(shí rì)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只有短短的十天。

未及(wèi jí)的意思:未能达到或比不上

湘山(xiāng shān)的意思:指美丽的山岭,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境地。

翻译
长沙如今已连续十天,还未到达湘江之山。
旧有的疾病疟疾频繁发作,我只能围着火炉自我蜷缩。
风力强劲知道树木即将落叶,细雨绵绵让我思念梅花的斑点。
漂泊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园林归期尚未确定。
注释
长沙:指长沙城。
十日:十天时间。
湘山:湘江边的山。
旧疾:过去的疾病。
痁:疟疾。
频作:频繁发作。
方炉:小火炉。
自跧:独自蜷缩。
风高:大风。
木脱:树叶脱落。
念梅斑:想念梅花的斑点,可能象征远方或思乡之情。
飘泊:漂泊不定。
兹始:现在开始。
遽还:立即返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赠张次律司理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赵蕃以长沙为背景,描述了自己近期的生活状况和感受。他提到已经在这里滞留了十天,但仍未有机会去湘山游玩,暗示了生活的忙碌或身体上的不便。诗人提到了自己旧疾疟疾(痁)频繁发作,只能在炉火旁蜷缩,表现出身体的不适。

接着,诗人通过观察天气的变化,风高知秋意渐浓,落叶纷飞,雨点虽细却让人想起梅花的斑驳,寓言着岁月的流转和个人心境的变迁。最后,他表达了漂泊生活的开始,虽然身处园林之外,但并未急于立即回归,可能暗示着对当前处境的思考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境遇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独白和对生活的感慨。

作者介绍

赵蕃
朝代:唐

猜你喜欢

九日卫使君筵上作

佳晨登赏喜还乡,谢宇开筵晚兴长。

满眼黄花初泛酒,隔烟红树欲迎霜。

千家门户笙歌发,十里江山白鸟翔。

共贺安人丰乐岁,幸陪珠履侍银章。

(0)

夜宴安乐公主宅

王孙帝女下仙台,金榜珠帘入夜开。

遽惜琼筵欢正洽,唯愁银箭晓相催。

(0)

南乡子·其五

二八花钿,胸前如雪脸如莲。

耳坠金镮穿瑟瑟,霞衣窄,笑倚江头招远客。

(0)

金盘摘下挂朱颗,红壳开时饮玉浆。

(0)

送张说巡边

端拱复垂裳,长怀御远方。

股肱申教义,戈剑靖要荒。

命将绥边服,雄图出庙堂。

三台入武帐,八座起文昌。

宝胄匡韩主,华宗辅汉王。

茂先惭博物,平子谢文章。

尽节恢时佐,输诚禦寇场。

三军临朔野,驷马即戎行。

鼓吹威夷狄,旌轩溢洛阳。

云台先著美,今日更贻芳。

(0)

诗偈·其二十三

不用苦多闻,看他彼上人。

百忆及日用,元在一毛尘。

心但寂无相,即出无明津。

若能如是学,几许省精神。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