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尘异松下春兰诗二首·其一》
《和尘异松下春兰诗二首·其一》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春兰松下放,弱质倚松盘。

岂易承春暖,曾经岁寒

枝蟠香自结,月照影成澜。

大树知能护,寻源人共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兰(chūn lán)的意思:春天盛开的兰花,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大树(dà shù)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或行业中地位崇高、影响深远的人物或事物。

弱质(ruò zhì)的意思:弱质指某人身体或精神上的虚弱,无力或脆弱。

松下(sōng xià)的意思:指高山巍峨,林木茂盛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才辈出、学术发达的地方。

岁寒(suì hán)的意思:岁寒指的是寒冷的冬天。在冬季,寒冷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困苦。

下放(xià fàng)的意思:将权力、职责等下放到较低的层级或较低的组织单位。

曾经(céng jīng)的意思:曾经表示过去的时间,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知能(zhī néng)的意思:指人的智慧和能力。

自结(zì jié)的意思:指自己结交朋友,不依赖他人介绍或帮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兰在松树下的生长环境与特性,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兰花坚韧不拔的生命力以及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首句“春兰松下放”,开篇即点明主题,春日里兰花在松树的荫庇下绽放,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接着,“弱质倚松盘”一句,以“弱质”形容兰花的娇嫩,而“倚松盘”则形象地描绘了兰花依附于松树的姿态,表现了兰花与松树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岂易承春暖,曾经怯岁寒”两句,通过对比春暖与岁寒,突出了兰花在面对季节变换时的适应能力与坚韧精神。兰花虽在春暖时得以绽放,但其成长过程中也曾经历过严冬的考验,这体现了兰花生命力的顽强。

“枝蟠香自结,月照影成澜”描绘了兰花在月光下的美丽景象。兰花的枝干弯曲盘旋,散发出浓郁的香气,而月光下,兰花的影子仿佛形成了一片波澜,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象征着兰花与月光之间的和谐共生。

最后,“大树知能护,寻源人共看”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兰花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关系。大树的存在为兰花提供了保护,使得兰花能够在自然环境中茁壮成长。同时,这也暗示了人们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探索,表达了对大自然中生命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兰在松树下的生长环境与特性的描绘,展现了兰花坚韧的生命力、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以及人们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赞美。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偈颂七十六首·其二十八

玄沙不出岭,拄杖生根休用剪。

保寿不渡河,钵盂无柄不须安。

(0)

松欺腊雪千年古,竹扫溪风六月寒。

(0)

颂古十七首·其十五

江面无风平似镜,转头变态互呈新。

冯夷驾浪险难涉,渔父操舟妙若神。

(0)

石佛

积念有年瞻石佛,今朝一见绝疑猜。

都卢面目只如此,却道三生凿出来。

(0)

偈颂七十一首·其三十一

诸佛日日降生,圣人时时出现。

与大地群生,同一耳闻,同一眼见,同此一心,同此一念。

共乐太平时,大家呈笑面。

有谁更问,日与长老,孰近孰远,大千沙界含元殿。

(0)

山行赞

入火不燎眉,溺水不湿衣。目前巇崄,脚下平夷。

纵移千百步,此节不曾移。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