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育王十二题·其四袈裟石》全文
- 注释
- 梵教:佛教。
一来:初次传入。
东:东方。
群心:众人的心。
日:每日,日益。
归向:向往。
土石:无生命的土和石头。
至:到。
无情:无情感。
也作:也仿佛。
披缁状:披上僧袍的样子(比喻被佛教影响)。
缁:黑色僧衣。
- 翻译
- 自佛教传入东方以来,众人心日益向往。
即使无情感的土石,也被赋予了僧侣般的风貌。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的作品,名为《和育王十二题(其四)袈裟石》。诗中“梵教一来东,群心日归向”两句表达了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人们逐渐对之产生信仰并朝拜的心情。"土石至无情,也作披缁状"则形象地描绘了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被雕刻成佛像,仿佛也有了穿着袈裟的样子。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人们对于信仰的执着与真诚,以及艺术创作时对自然物象的拟人化处理。整首诗借此表达了对佛教文化传播及其在中国根深蒂固的赞美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