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携孤杖影,晚下最高峰。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成夜(chéng yè)的意思:夜晚已过半,表示时间已经很晚了。
改容(gǎi róng)的意思:改变容貌,指换了样子或改头换面。
高峰(gāo fēng)的意思:高峰指的是山峰的顶端,也引申为事物的巅峰或顶点。
寒山(hán shān)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山岭,也比喻人生险阻、困苦的境地。
健在(jiàn zài)的意思:指人还活着,健康存在。
潜踪(qián zōng)的意思:暗中追踪,悄悄接近目标。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摇落(yáo luò)的意思:指风摇动树木使树叶掉落,比喻事物的变动、衰败。
夜壑(yè hè)的意思:夜壑指的是黑夜中的深沟,比喻困难险阻的境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摄山绿云庵游玩时所见的秋日景象,以及他内心的感慨。首句“丛树未摇落,寒山已改容”以对比手法,展现了秋天的静谧与山色的变化,暗示着季节的更替。接着,“自携孤杖影,晚下最高峰”两句,通过作者独自携带一根孤杖,晚时从最高的山峰下来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深邃的氛围,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探索精神。
“烛隐秋声阁,诗成夜壑钟”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诗意,烛光微弱,似乎隐匿于秋声之中,而诗人的思绪却如同夜壑中的钟声,悠远而深沉。最后,“白头馀健在,幽处欲潜踪”表达了诗人虽年岁已高,但依然保持活力,渴望在幽静之地寻找心灵的归宿,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清末文人对于自然美、生命意义及个人精神世界的独特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感秋六首·其一
落日在高木,辉辉淡秋容。
白云起天镜,飞去忽无踪。
雨藓烂漫紫,幽径谁相从。
孤虑如有根,纠结生心胸。
良时忽已晚,撇耳过晨钟。
事业馀濩落,抚己真何庸。
投箸不能食,却立倚长松。
酒敲百万兵,此忧不可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