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班者鸠,爰素其质。昔翔殷邦,今为魏出。
《白鸠讴》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白 鸠 讴 魏 晋 /曹 植 班 班 者 鸠 。爰 素 其 质 。昔 翔 殷 邦 。今 为 魏 出 。朱 目 丹 趾 。灵 姿 诡 类 。载 飞 载 鸣 。彰 我 皇 懿 。
- 鉴赏
这首诗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文学家曹植所作,名为《白鸠歌》。从艺术风格和语言特点来看,这首诗体现了曹植擅长的豪放与奇丽。
“班班者鸠,爰素其质。”开篇即以鲜明的笔触描绘出白鸠的形象,“班班”二字生动地表现了白鸠飞翔时的姿态,而“爰素其质”则突出了白鸠外表的纯洁无瑕,给人以美好的第一印象。
接下来的“昔翔殷邦,今为魏出。”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强调了白鸠曾经在殷商(古代的一个朝代)的国土上飞翔,而现在则是魏国的使者。这不仅展示了白鸠的自由翱翔,更蕴含着时代变迁与政治更替的深意。
“朱目丹趾,灵姿诡类。”在这里,曹植用“朱目”和“丹趾”来形容白鸠的眼睛和脚,这些色彩鲜明的描写不仅美化了白鸠,更赋予其一种神秘与高贵的气质。同时,“灵姿诡类”则强调了白鸠超凡脱俗的特质,使之成为介于自然界与精神世界之间的象征。
最后,“载飞载鸣,彰我皇懿。”诗人借白鸠的飞翔和鸣叫来赞美魏国的皇帝,通过对白鸠行踪的描述,间接表达了对君主的颂扬之情。这也反映出当时文人的政治态度,以及他们在文学创作中融入赞美统治者的传统。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曹植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更通过白鸠这一形象,展现了他对于时代变迁和君主权威的深刻认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