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谒 九 江 周 元 公 祠 嗣 性 善 度 先 生 韵 宋 /阳 枋 圣 贤 随 遇 即 成 都 ,仰 止 宗 师 谒 故 居 。面 揖 光 风 江 渚 还 ,心 涵 霁 月 海 天 舒 。图 由 自 得 前 无 画 ,道 未 守 亡 今 有 书 。共 立 斜 阳 归 去 晚 ,当 年 与 点 意 何 如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成都(chéng dū)的意思:成都是中国四川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成都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繁荣、富饶,或者形容一个人才华横溢、多才多艺。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共立(gòng lì)的意思:共同立足,共同建立事业。
故居(gù jū)的意思:指已故名人的居住地,也泛指已故人的住所。
光风(guāng fēng)的意思:指风吹去了云雾,景色明亮清晰。形容天空明朗,景色宜人。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霁月(jì yuè)的意思:指月亮在晴朗的天空中明亮而清晰的样子。也用来比喻黑暗中出现的光明或困境后的转机。
江渚(jiāng zhǔ)的意思:江渚,指江河边上的小岛或者河边的草滩。比喻处境孤立,陷入困境。
圣贤(shèng xiá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人。
随遇(suí yù)的意思:根据环境或情况的变化,随机应变,适应不同的处境。
未尝(wèi cháng)的意思:从来没有尝过,表示从未经历过某种事物或感受。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仰止(yǎng zhǐ)的意思:仰望并向上仰视,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极高敬意和崇拜。
由自(yóu zì)的意思:由自表示事物自身的特性或状态。
与点(yǔ diǎn)的意思:与点表示与某个特定的事物或情况有一定的关联或联系。
自得(zì dé)的意思:自我满足,自我得意
宗师(zōng shī)的意思:宗师是指在某个领域或技艺中达到了极高水平的人,是行业中的顶级专家或权威。
- 注释
- 圣贤:指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
随遇即成:无论环境如何都能适应并有所成就。
宗师:学术或技艺方面的杰出人物。
故居:前辈的住所或遗迹。
面揖:面向江边行礼。
光风:清风。
霁月:雨过天晴后的明月。
海天舒:形容景色开阔。
图由自得:创作自由,随心所欲。
前无画:超越了以往的艺术作品。
道未尝亡:道义并未消失。
今有书:现在的书籍中仍然传承着道义。
共立:一起站立。
斜阳:傍晚的太阳。
当年:当年的颜回。
与点意何如:与颜回的心境相比如何。
- 翻译
- 圣贤之人随遇而安,拜访宗师故居以求教
面对江边清风,心中怀揣着晴朗的月色和开阔的海天
艺术创作自由自在,超越了以往的画卷,道义并未消亡,如今仍有书籍传承
在夕阳下一同归去,想当年与先贤颜回有何相似之处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诗人阳枋所作,名为《谒九江周元公祠嗣性善度先生韵》。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圣贤之道的追求和景仰,以及他对于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首句“圣贤随遇即成都”,表达了诗人对圣贤之道的崇敬,认为圣贤之道无处不在,随时可以体现。接着,“仰止宗师谒故居”则是说诗人向往古代的宗师,拜访他们的旧居,以寻找精神上的寄托。
中间两句“面揖光风江渚远,心涵霁月海天舒”,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诗人仿佛在大自然中感受到了圣贤之道的奥妙,心灵得以净化和扩展。
“图由自得前无画,道未尝亡今有书”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发扬。他认为古人的智慧和教诲通过文字得以保存和传承,即使没有具体的图画,也能从书籍中汲取养分。
最后两句“共立斜阳归去晚, 当年与点意何如”,则是诗人与友人一同在斜阳时光下回忆往昔,感叹时光易逝,人生难得的相聚时刻。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和个人内心世界的丰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崔白百雁图
老愚离群影久孤,客来笑示《百雁图》。
揩眵试数失两个,莫喻画意翻令呼。
得非长门报秋使,或是大窖传书奴。
不然一举千里高鸿俱,其馀淟汨碌琐徒,且唼且息翔且呼。
营营郑圃田之稷,睢睢齐海隅之菰。
遑知尔更衔尔芦,瓠肥卒至充人厨。
小而曰鶀亦就笯,迩闻泽梁弛禁官罢虞。
麋鹿鱼鳖同少苏,羽仪好在春云衢。
复如乾封晚经渔浦
穷曛经渔浦,寒水白于练。
总总星东出,猎猎风北转。
眼中兽蹄过,笛里鱼状变。
稍闻刁斗应,渐喜烟火见。
谁家长林根,系艇沙渚面。
天含潇湘思,山错吴越甸。
承平谢忧患,少壮忘羁贱。
瓜桥往未遑,云源访殊便。
明涉子陵滩,桂酒同一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