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答 孙 正 之 宋 /王 安 石 无 才 处 处 是 穷 涂 ,两 地 谁 传 万 里 书 。节 物 峥 嵘 催 岁 暮 ,溪 山 萧 洒 入 吾 庐 。南 归 犹 喜 寻 同 志 ,北 去 还 闻 困 索 居 。佳 句 不 须 论 旧 约 ,相 随 阳 羡 有 篮 舆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佳句(jiā jù)的意思:佳句是指优美的句子或诗句,具有艺术性和表达力。
节物(jié wù)的意思:指节约使用物品,不浪费。
旧约(jiù yuē)的意思:指过时、不再适用的约束、规定或条款。
困索(kùn suǒ)的意思:困扰、束缚
篮舆(lán yú)的意思:指篮子和车子,比喻财产丰富,富有。
两地(liǎng dì)的意思:指两个地方或两个地区之间的距离很远,或者指两个人或两个团体之间的关系疏远。
论旧(lùn jiù)的意思:评价或讨论过去的事物,尤其是对过去的制度、观念或方法进行批评和反思。
穷涂(qióng tú)的意思:形容非常贫穷,一贫如洗。
山萧(shān xiāo)的意思:寂静无声,没有人声鸟语。
随阳(suí yáng)的意思:随着太阳的光芒前进,比喻跟随权势或者追随名利。
岁暮(suì mù)的意思:岁末年底,即将过去的一年。
索居(suǒ jū)的意思:独自居住,没有伴侣或亲人陪伴。
同志(tóng zhì)的意思:指志趣相同,立场相近的人,也可以指亲密的朋友。
吾庐(wú lú)的意思:指自己的住所或居所。
相随(xiāng suí)的意思:相互跟随,彼此陪伴
萧洒(xiāo sǎ)的意思:形容人的举止、心态或风格自然、洒脱,不拘束,不受拘泥。
阳羡(yáng xiàn)的意思:指人物志向高远、品德高尚,能够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精神状态。
峥嵘(zhēng róng)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气势雄伟的样子。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题为《答孙正之》。从诗的内容来看,王安石表达了自己对友人孙正之的深厚情谊和对知识分子共同追求理想的赞美。
首句“无才处处是穷涊”表明没有才能的人在任何地方都显得贫乏,而“两地谁传万里书”则是在询问远方是否有人能够将书信传递千里。这里所说的“无才”可能指的是那些不擅长文墨之人,而“万里书”则象征着知识分子之间的情谊和交流。
接着,“节物峥嵘催岁暮,溪山萧洒入吾庐”描绘了时光飞逝、季节更迭的景象。这里的“节物”指的是随着节气变化而出现的自然物象,而“催岁暮”则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迫切感。“溪山萧洒入吾庐”则是说作者居所的环境,山水之美渗透在他的生活中。
下两句,“南归犹喜寻同志,北去还闻困索居”表达了王安石对友人的思念和关切。无论朋友是南行还是北往,他都能感受到他们的处境和努力,不管是在旅途中的快乐探求还是在孤独中苦苦追寻。
最后,“佳句不须论旧约,相随阳羡有篮舆”则表达了对知识分子之间情谊的珍视以及共同追求理想的决心。这里的“佳句”指的是美好的诗文和友情,而“不须论旧约”则是说这些情谊超越了旧有的约定。“相随阳羡有篮舆”则描绘了一起游历、共同探求知识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同道中人的深厚情感。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王安石对友人孙正之的情谊表达,以及对知识分子共同理想追求的赞美,展现了宋代文人之间的情谊和精神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