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十二峻极寺》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十二峻极寺》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山高路已穷,倏尔兰若

落日老僧闲,支颐松下

步入禅庭,苔苍但萧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步入(bù rù)的意思:进入、踏入

禅庭(chán tíng)的意思:指修行佛法的场所,也可表示心境宁静、清净无尘的意境。

缓步(huǎn bù)的意思:慢慢地走

兰若(lán rě)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具有高洁的气质。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入禅(rù chán)的意思:指人进入深入沉思、冥想的状态,专心致志地思考问题或修行。

倏尔(shū ěr)的意思:突然,瞬间

松下(sōng xià)的意思:指高山巍峨,林木茂盛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才辈出、学术发达的地方。

萧洒(xiāo sǎ)的意思:形容人的举止、心态或风格自然、洒脱,不拘束,不受拘泥。

支颐(zhī yí)的意思:托腮支颐,表示闲散无事,悠闲自得。

注释
山高:形容山很高。
路已穷:道路尽头,无路可走。
倏尔:忽然。
兰若:寺庙或庵堂。
落日:傍晚的太阳。
老僧:年长的僧人。
支颐:用手托住下巴。
古松:古老的松树。
禅庭:禅院。
苔苍:青苔颜色深绿。
萧洒:清静而自在。
翻译
山路已经到了尽头,忽然遇见一座寺庙。
夕阳下,老僧悠然自得,在古松下托腮休息。
我缓缓步入禅院,只见青苔覆盖,显得宁静而潇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梅尧臣与友人永叔子聪游历嵩山峻极寺时的场景。首句"山高路已穷"展现了他们攀登至高山之巅,路途艰辛但终于到达的意境。接着,"倏尔逢兰若"意为忽然遇见了一座寺庙,"兰若"常用来指佛寺,给人以意外惊喜的感觉。

"落日老僧闲"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画面,夕阳西下,老僧悠然自得,体现了禅寺的清幽和僧人的超脱。"支颐古松下"则进一步刻画了老僧的形象,他倚靠在古老的松树下,显得深思而从容。

最后两句"缓步入禅庭,苔苍但萧洒"写诗人和朋友缓缓步入禅寺庭院,满地青苔虽略显荒凉,却更显出庭院的静谧和禅意。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僧人生活,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境之美。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南斋前众树披猖红梅居间不肆因为剪剔

道是司花定有神,元来造化在诗人。

扫除碧树无情朵,放出红梅恣意春。

(0)

庚戌正月三日约同舍游西湖十首·其九

树生石上土全无,只见青葱不见枯。

好在冷泉亭下水,为渠凭槛数游鱼。

(0)

夜窗二首·其二

诗人心绪几时休,逢著三春似九秋。

数到五更仍五点,明朝还更有新愁。

(0)

和李子寿通判曾庆祖判院投赠喜雨口号八首·其一

雷起嘉山半点苍,乖龙无地著身藏。

莫嫌白雨来差晚,但遣黄云作大穰。

(0)

李与贤来访自言所居幽胜甚似剡溪因以似剡名其庵出闲居五咏因次其韵五首·其二

山似剡溪溪似油,人如诗句句如秋。

无边春里花饶笑,有底忙时草唤愁。

(0)

听蝉八绝句·其七

望帝啼春夜更多,不知蝉意却如何。

还来入夜便无语,明日将诗理会它。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