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壬子岁除》
《壬子岁除》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残灯明灭头颅,八十三龄过隙虚。

一岁又从今夕尽,馀生消得几番除。

老知无地酬君宠,贫喜传家有父书。

独有梅花慰藉春风消息何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残灯(cán dēng)的意思:指接近熄灭的灯火,比喻事物接近结束或即将消亡。

传家(chuán jiā)的意思:传承家业,将财产、技艺或传统文化等传给后代。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从今(cóng jīn)的意思:从今以后;从现在开始。

独有(dú yǒu)的意思:指独特、只有一个,没有其他相同的。

过隙(guò xì)的意思:形容时间过得非常快,转瞬即逝。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今夕(jīn xī)的意思:今天晚上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明灭(míng miè)的意思:明亮和昏暗交替出现,形容光明的变化。

头颅(tóu lú)的意思:头部,脑袋。

慰藉(wèi jiè)的意思:慰藉是指在人们遭受痛苦、困难或悲伤时,通过言语或行为给予安慰和宽慰,以减轻心灵上的痛苦。

无地(wú dì)的意思:没有地方站脚、无处容身。

消息(xiāo xī)的意思:形容人们因为谣言、传闻或消息的传播而惊慌失措,心惊胆战。

消得(xiāo de)的意思:指消除、解决问题或难题。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壬子岁除》。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年岁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态度。首句“残灯明灭照头颅”,以昏暗的灯光映照着诗人苍老的头颅,营造出一种岁月流逝、时光易逝的氛围。接着,“八十三龄过隙虚”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已经度过了八十三个春秋的感慨,感叹时间的匆匆流逝如同白驹过隙。

“一岁又从今夕尽,馀生消得几番除”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和对过去的回忆,暗示着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有限。接下来,“老知无地酬君宠,贫喜传家有父书”两句,展现了诗人面对衰老与贫困时的豁达与乐观,他深知无法回报他人的恩宠,但庆幸自己能够传承家族的文化与知识,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富足。

最后,“独有梅花堪慰藉,春风消息定何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美好事物的向往,梅花在严冬中绽放,给诗人带来一丝温暖与希望,而春风的消息则预示着新的生机与变化。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光、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题黔阳宝山书院·其二

赤宝山前一草堂,烟霞如锦石如羊。

江流总是英雄恨,化雨犹沾草木香。

贤尹作兴文未丧,儒先题咏笔生光。

蛮邦声教今沦浃,佩服诗书重五常。

(0)

五十生朝

少小奔驰今五十,铁心如旧鬓将银。

知非正尔同蘧瑗,望富由来陋买臣。

浅薄几时能报国,别离何处不思亲。

西风一盏重阳酒,且对黄花作主人。

(0)

己亥腊月朔自匡庐之九江

彭蠡通南北,开篷见万艘。

雪消山翠重,水落石痕高。

吴楚风烟阔,江湖岁月劳。

往来吟思苦,赢得鬓刁骚。

(0)

长乐道中

邮程十里又十里,山树一重还一重。

滩急雨添新涨水,天晴云护最高峰。

野人破屋牵萝补,畬妇香粳付水舂。

即此便知为乐土,休将谪宦惜坡翁。

(0)

寿丰城范处士

先生清隐处,孺子昔曾游。

山近云生户,江空月映楼。

飞觞迎媚景,展席俯清流。

轩冕元无梦,何须范蠡舟。

(0)

送高邑佐伴贡入京用来韵十首·其五

九重瑞日射彤云,万里天鸡到处闻。

閒与侏离说声教,好教遗子受三坟。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