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刘君芦洲濯足图》
《题刘君芦洲濯足图》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岂意菰芦有人微茫烟水迷津

白头渔父偏知汝,一棹相将出白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菰芦(gū lú)的意思:形容人的胆子大,敢于冒险。

迷津(mí jīn)的意思:迷失方向,不知所措

微茫(wēi m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模糊,难以辨认或理解。

相将(xiāng jiāng)的意思:比喻彼此互相对待、相互交往。

烟水(yān shuǐ)的意思:指炊烟和河水,也泛指人烟稠密的地方。

一棹(yī zhào)的意思:指一只船桨,比喻一种力量或手段。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渔父(yú fǔ)的意思:渔夫、渔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境。

首句“岂意菰芦尚有人”,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了对芦洲中有人居住的意外发现,流露出一种惊喜之情。这里的“菰芦”特指生长在水边的植物,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巧妙地引入了芦洲的环境背景。

接着,“微茫烟水未迷津”一句,描绘了芦洲周围的烟波浩渺,水汽朦胧,但并未迷失方向,暗示着即便是在自然的环境中,人们也能找到自己的道路,不失为一种精神上的指引。

“白头渔父偏知汝”中的“白头渔父”形象生动,不仅描绘了渔夫的外貌特征,更体现了其丰富的经验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这句诗通过渔父的视角,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了人类在自然中的智慧和适应能力。

最后,“一棹相将出白蘋”以渔父划船离开白蘋的姿态结束全诗,既是对前文场景的呼应,也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归宿的主题。整个画面静谧而充满生机,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美的享受。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芦洲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和李天麟二首·其一

学诗须透脱,信手自孤高。

衣钵无千古,丘山只一毛。

句中池有草,子外目俱蒿。

可口端何似,霜螯略带糟。

(0)

陈安行舍人阁学挽词三首·其三

我昔游璧水,公时宿石渠。

重来十钻火,两省共周庐。

小语趋丹陛,嘉招煮雪蔬。

破心搜诔些,泪落不能书。

(0)

辛亥元日送章德茂自建康移帅江陵二首·其二

西湖一别忽三年,白首相从岂偶然。

到得我来恰君去,政当腊后与春前。

醉馀犯雪追征帽,送了凭栏望去船。

待把衣冠挂神武,看渠勋业上凌烟。

(0)

吴母叶氏太孺人挽词

发以留宾短,家从教子贫。

斑衣奉常署,象服镜湖春。

许穆诗还废,班姑史尚新。

不堪萱草露,也解泣慈亲。

(0)

过平公桥

高岸行成路,清渠淡不波。

荇花深似菊,芡叶皱于荷。

闻道新桥好,还成带雨过。

如何平氏店,宿处不逢它。

(0)

同王见可刘子年循南溪度西桥登天柱冈望东山二首·其一

亲交久别忽相从,饭罢相将拄瘦筇。

深涧小桥聊驻步,胡床羽扇对西风。

水声流入肝脾里,日影轻遮云气中。

玉润即看朝玉阙,山居独自卧山翁。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