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光祖自了翁法窟来访余于钟山留十日方知鼻孔大头向下既行作六首送之·其六》
《李光祖自了翁法窟来访余于钟山留十日方知鼻孔大头向下既行作六首送之·其六》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履稀瘦处却知肥,间物须防狱治之。

虎穴魔宫同止住,寒灰枯木男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寒灰(hán huī)的意思:指贫困、落魄的境况。

虎穴(hǔ xué)的意思:指危险的地方或险恶的环境。

枯木(kū mù)的意思:指干瘪、干枯的树木,比喻衰老或者失去生机。

魔宫(mó gōng)的意思:指非常难以逃脱的险恶环境或困境。

男儿(nán ér)的意思:指成年男子,也表示男子的气概和勇气。

鉴赏

这首诗通过隐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修行智慧。

首句“履稀瘦处却知肥”,以行走于稀少人迹、显得瘦削的地方,却能感受到肥沃与生机,比喻在孤独与艰难中发现成长与力量。这是一种逆境中寻找机遇,困境中发现希望的积极态度。

次句“间物须防狱治之”,意为在复杂的人际关系或环境中,要小心谨慎,避免陷入困境或受到伤害。这不仅是对社会生存法则的提醒,也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强调。

第三句“虎穴魔宫同止住”,将“虎穴”与“魔宫”并置,象征着危险与诱惑并存的环境。与之相对的是“同止住”,即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定力,不被外在的威胁所动摇,体现了坚定的意志与内心的平静。

最后一句“寒灰枯木是男儿”,以“寒灰枯木”比喻经历磨难后依然坚韧不拔的生命状态,强调了真正的英雄或男子汉应该具备的品质——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能保持自我,如同寒灰中的生命,枯木中的生机。这不仅是对个人品格的赞美,也寓意着在逆境中成长的力量与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生中的挑战、成长、定力与坚韧的主题,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坚定与智慧,展现出一种超越物质与表象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河西务钱郎中邀饮歌以赠

大夫为人崇谦抑,舟中枉顾始相识。

同年张愿是同乡,邀我登堂候颜色。

虎丘禹穴聚奇伟,龙汉延津在胸臆。

斯文相识即相亲,谈论无方亦无极。

平生尚友颜平原,临是平原真墨刻。

高吟朗诵好文章,斗采投琼令行亟。

君举空杯我举满,主人怯饮客不管。

风霜何事苦生寒,谈笑忘怀各自煖。

台人来报更已深,相辞上马月如浣。

归到舟中睡不成,但有台斗相陪伴。

(0)

峡山飞来寺

浪迹遨游类转蓬,又维孤舫翠微中。

江流环绕鱼舠稳,石磴参差鸟道通。

千里壮游霄汉近,万年全盛帝王风。

清歌欲奏霓裳曲,桂影扶疏月出东。

(0)

议郎杨孚宅种洛阳松柏冬雪盈树对客作

凉风十二月,蟪蛄鸣且悲。

中林折枯桑,桐摧无留枝。

松柏在庭前,昔从洛阳移。

蜚雪倏盈尺,松柏流水澌。

南北风土殊,动植各有宜。

淮水变江橘,汳中无蜀巂。

罗浮玳瑁绝,燕地汶篁萎。

隃领集霰少,况我南海湄。

君谓通神明,谁夺造化司。

眄睐且适意,偶然君何疑。

(0)

十四夜同邓都阃集费左使省中楼

南开大府控沧流,爱客能同此献酬。

飞盖宴游今邺下,登楼宾从似荆州。

凉生觱篥孤城夕,露满蒹葭二水秋。

明月渐圆人渐醉,尊前还欲拂吴钩。

(0)

陈太守于乔草堂一石曰瑶池玉女为咏六韵

星精何处西来白,一片瑶光列户庭。

修竹暮烟怜窈窕,落梅江雪惜娉婷。

九秋不学嫦娥怨,二水空歌帝女灵。

脉脉此时环自响,寥寥明月瑟堪听。

洗头盆照芙蓉色,戴胜冠摇綵凤形。

奏得琅璈还几曲,绕池飞下鸟双青。

(0)

初夏社集张转运伯邻园中得雨

辟疆园傍粤城隅,河朔群游兴不孤。

乍起夏云团远树,即看凉雨散平芜。

碧筒杯送池边石,白玉盘行竹下厨。

谁道炎天愁赤日,浴凫飞鹭在江湖。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