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歌词三首·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圆所作的挽歌词第二首,以景物描绘和情感表达来寄托哀思。诗人通过“萧萧墓后千竿竹”和“郁郁坟前一树松”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凄凉的氛围。竹与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用来象征坚韧与永恒,这里是借以烘托逝者的品格和生命的延续。接着,“此处不须兄弟哭”,表达了对生死无常的深刻理解,认为悲伤不必由亲人独自承担,自然界的悲风似乎也能感受到这份哀痛,与人们的心境共鸣。整首诗寓情于景,简洁而深沉,展现出诗人对亡者的怀念以及对生死哲理的思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赠虹皋子
昔睹蓬莱虹,维时午初霁。
恍若梵天桥,旌拂拥螺髻。
有桥吴江湄,列星七十二。
连蜷下饮水,夭矫垂虹势。
结庐栖近皋,之子托深契。
文彩成五色,中含不平气。
虽等望云渴,毋取贯日锐。
变幻俄顷间,造物小儿戏。
何似以桥名,千秋恒利济。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