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役民:被奴役的人民。
犬马:比喻极其辛苦的劳役。
国破:国家衰败。
作降俘:成为敌方的俘虏。
往往:常常。
湖中石:湖中的石头,可能象征历史遗迹。
宣和:北宋徽宗赵佶的年号。
艮岳:北宋皇家园林,此处代指昔日繁华。
- 翻译
- 人民被奴役如同犬马,国家破败后自己成了俘虏。
湖中的石头常常被提及,而宣和年间建造的艮岳已不复存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国破民穷的悲惨景象。“役民如犬马”两字,直接而强烈地表达了人民被迫成为国家战争机器上的牺牲品,被驱使得像奴仆一样无奈。接下来的“国破作降俘”则是这种状态的必然结果,国家沦丧,百姓只能束手就擒,成为战败者的俘虏。
而在“往往湖中石,宣和艮岳无”这两句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哀伤与无奈。湖中的石头似乎成为了诗人哀叹国事的象征,而宣和、艮岳这些地名则可能隐含着对昔日繁华已逝去的怀念。但“无”字却又给这份怀念泼了一股冷水,意味着即便是自然之美,也无法弥补国破民穷的现实。
整首诗通过强烈的对比和深沉的哀伤,传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个人无力回天的悲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韩援赴阙
逢君南浦落花时,送君南浦草离离。
离魂自与白云断,两桨去时乘夕晖。
昔时汉家称八使,登车便有澄清意。
吾皇宵旰念黎民,歌咏皇华遣使臣。
昭文馆殿选学士,巡抚使名名号新。
二人分得淮南道,人自日边来既早。
敷宣朝旨达君恩,淮阳父老私有言。
言逢太平歌且舞,利病达聪皆悉闻。
我昔南宫与西掖,后来谪宦为迁客。
庆泽量移往单州,长淮涂次泊孤舟。
昌黎工部未相识,一见怡然如旧游。
诗酒论交各相许,何如李白杜工部。
海上往来将月馀,烟波寄诗兼寄书。
书里情深若江汉,诗中意重若琼琚。
今说归京忍轻别,别夜波光荡明月。
若到朝廷话鄙夫,为说子牟心恋阙。
阙下交游忆者谁,翰林苏毕韩损之。
凭君与达相思意,梦向金銮款北扉。
《送韩援赴阙》【宋·田锡】逢君南浦落花时,送君南浦草离离。离魂自与白云断,两桨去时乘夕晖。昔时汉家称八使,登车便有澄清意。吾皇宵旰念黎民,歌咏皇华遣使臣。昭文馆殿选学士,巡抚使名名号新。二人分得淮南道,人自日边来既早。敷宣朝旨达君恩,淮阳父老私有言。言逢太平歌且舞,利病达聪皆悉闻。我昔南宫与西掖,后来谪宦为迁客。庆泽量移往单州,长淮涂次泊孤舟。昌黎工部未相识,一见怡然如旧游。诗酒论交各相许,何如李白杜工部。海上往来将月馀,烟波寄诗兼寄书。书里情深若江汉,诗中意重若琼琚。今说归京忍轻别,别夜波光荡明月。若到朝廷话鄙夫,为说子牟心恋阙。阙下交游忆者谁,翰林苏毕韩损之。凭君与达相思意,梦向金銮款北扉。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0867c67fed69528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