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免(bù miǎn)的意思:难免、不可避免
出手(chū shǒu)的意思:指行动、动手。表示开始做某事或采取行动。
东篱(dōng lí)的意思:东篱是指东边的篱笆,比喻境界高、品德纯洁的人。
今朝(jīn zhāo)的意思:指现在、此时此刻。
九月(jiǔ yuè)的意思:九月是农历的第九个月,意味着秋季的开始。在成语中,九月常常表示事物的成熟、收获和转折。
篱菊(lí jú)的意思:篱菊是一个比喻,形容人的才华或者品德隐藏在平凡之中,不被人们所重视。
明开(míng kāi)的意思:明亮、开阔
气吞(qì tūn)的意思:形容一个人的气势强大,能够吞噬或征服一切。
人听(rén tīng)的意思:指人们都在倾听,形容某种事物或言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山僧(shān sēng)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僧人,比喻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人。
吞声(tūn shēng)的意思:指忍气吞声,不敢发声或表达自己的意见或不满。
西门(xī mén)的意思:指有权有势的人,也指有背景、关系广的人。
饮气(yǐn qì)的意思:指以饮酒的方式表达对某人的敬意或赞美。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指点(zhǐ diǎn)的意思:给予指导或指引。
诸人(zhū rén)的意思:指众多的人,大家,所有人。
九月九(jiǔ yuè jiǔ)的意思:九月九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日期,也指九月九日。
饮气吞声(yǐn qì tūn shēng)的意思:指在气愤、委屈等情绪下,强忍不发声音,不敢出声抱怨或表达意见。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了惠的作品,以九月九日重阳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饮酒赏菊、借景抒怀的画面。诗人以陶渊明自比,通过“开醉口”和“指点东篱菊”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超脱世俗的追求。他对“西门柳”大骂,可能暗指世间的权贵或不满之事,借此发泄心中不平。
诗中的“诸人听得,只么饮气吞声”,反映出旁观者对诗人行为的默然接受或是不敢直言的态度。而山僧“闻之,不免袖中出手”,则暗示山僧对诗人行为的理解和支持,或许会给予实质的帮助或精神上的共鸣。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较强,既有个人情感的流露,又带有禅宗的洒脱与隐喻,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假山
金天昨夜风雷起,知是巨灵移碨礧。
擘破莲花第一峰,为吾安置庭除里。
云根耸立本天成,苍苔无数雨中生。
仇池不羡石为宝,等閒相对怡心情。
有时吟咏消尘虑,信步推敲忘去住。
竟日从容到上头,四顾悠然适佳趣。
绿窗朱户厌深宫,雕阑倦赏延州红。
何如身在小蓬岛,飘飘两袖乘天风。
剩欲开尊?一醉,不须远召东山妓。
掀髯唤起谪仙人,酒边敲碎玉如意。
进履图
张良昔未遇,誓欲报韩仇。
进履圮桥下,虚心将有谋。
素书一授受,于焉相炎刘。
蹙秦暨蹶项,默运帷幄筹。
王业既大定,毅然乞封留。
列侯岂不贵,而托赤松游。
度彼良之心,报韩愿已酬。
区区黄石公,不知伊与周。
素书视典谟,治道孰为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