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月二十九日三更渡海之琼府》
《二月二十九日三更渡海之琼府》全文
明 / 刘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南望琼山一点平,三更津吏报舟行。

沙头潮汐常依候,水面风涛敢计程。

箫鼓雄沉鱼起舞,帆樯高下火争明。

乍眠欲坐还欹侧,卧听黎歌踏桨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潮汐(cháo xī)的意思:指海水的涨落,也可以比喻事物的兴衰变化。

帆樯(fān qiáng)的意思:帆樯是指船上的帆和桅杆,比喻在困境中给予帮助的人或事物。

风涛(fēng tāo)的意思:形容风势或波浪汹涌澎湃,喻指形势变化剧烈。

高下(gāo xià)的意思:比较两个或多个人或事物的优劣,判断谁高谁低。

津吏(jīn lì)的意思:指水上的官吏,也泛指负责渡船和码头管理的人员。

黎歌(lí gē)的意思:指繁忙、喧闹的景象。

欹侧(yī cè)的意思:倾斜,偏向一侧

琼山(qióng shān)的意思:琼山是指美丽而富饶的山岭,也比喻美好的家乡或者富饶的土地。在成语中,琼山常常用来形容人才出众、才华横溢的人。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沙头(shā tóu)的意思:沙地的起伏。

水面(shuǐ miàn)的意思:指水的表面,也用来比喻某个领域或范围的最基本或最底层的事物。

下火(xià huǒ)的意思:指消除烦恼、平息争端,使事情恢复平静。

箫鼓(xiāo gǔ)的意思:指音乐声,也用来比喻欢乐的场面。

一点(yì diǎn)的意思:少量,微小的数量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二月二十九日三更渡海之琼府》描绘了夜晚乘船渡海的情景。首句"南望琼山一点平",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在漆黑的夜晚,诗人向南望去,琼山如一点灯火在远方微微闪烁,显得宁静而遥远。

"三更津吏报舟行",通过"三更"和"津吏报",展现出深夜渡海的紧张与期待,显示出诗人对未知旅程的不安与决心。

"沙头潮汐常依候,水面风涛敢计程",诗人强调了自然规律对航程的影响,潮汐和风浪虽难以预测,但船夫依然按照常规来判断和应对,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智慧。

"箫鼓雄沉鱼起舞,帆樯高下火争明",此处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箫鼓声低沉有力,仿佛唤醒了水中的鱼儿翩翩起舞,而高高低低的帆樯在火光中交错,画面生动而富有动态感。

最后两句"乍眠欲坐还欹侧,卧听黎歌踏桨声",诗人通过自身的感受,描绘出在舟中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只能倾听岸边黎族渔民的歌声和桨声,传达出一种异乡漂泊的孤独与对本土文化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渡海过程中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未知的探索精神以及对家乡文化的深深眷恋。

作者介绍

刘崧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寄双泉大师师兄

清泉流眼底,白道倚岩棱。

后夜禅初入,前溪树折冰。

南凉来的的,北魏去腾腾。

敢把吾师意,密传门外僧。

(0)

宿简寂观

万壑云霞影,千年松桧声。

如何教下士,容易信长生。月共虚无白,香和沆?清。

闲寻古廊画,记得列仙名。

(0)

浣口泊舟晓望天柱峰

根盘潜岳半,顶逼日轮边。

冷碧无云点,危棱有瀑悬。

秀轻毛女下,名与鼎湖偏。

谁见扶持力,峨峨出后天。

(0)

夏日草堂作

沙泉带草堂,纸帐卷空床。

静是真消息,吟非俗肺肠。

园林坐清影,梅杏嚼红香。

谁住原西寺,钟声送夕阳。

(0)

送错公栖公南游

洪偃汤休道不殊,高帆共载兴何俱。

北京丧乱离丹凤,南国烟花入鹧鸪。

明月团圆临桂水,白云重叠起苍梧。

威仪本是朝天士,暂向辽荒住得无。

(0)

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病起见生涯

病起见生涯,资缘觉甚奢。

方袍嫌垢弊,律服变光华。

颇愧同诸俗,何尝异出家。

三衣如两翼,珍重汝寒鸦。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