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岸青阴合,萦堤翠色稠。
声从笛里听,影傍镜中浮。
水与柔情漾,波将舞态留。
堪怜张绪去,谁复拟风流。
这首《赋得临池柳》描绘了临水而生的柳树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柳树在水边的形态与情感。
首联“拂岸青阴合,萦堤翠色稠”,描绘了柳树在岸边生长的情景,青翠的树荫紧密相连,翠绿的颜色浓密而丰富,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颔联“声从笛里听,影傍镜中浮”,通过听觉和视觉的角度,进一步描绘了柳树的动态美。笛声悠扬,仿佛是柳树在轻声诉说;而柳树的倒影在水中轻轻浮动,如同一面镜子映照着它的身影。
颈联“水与柔情漾,波将舞态留”,将柳树与水的关系比喻为情感的交流,水波荡漾,似乎承载着柳树的柔情;波纹中仿佛留下了柳树舞蹈的姿态,生动地表现了柳树的灵动与优雅。
尾联“腰肢怜楚细,眉黛学孙愁”,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柳树的形态与情感赋予了人的特质。柳树的腰肢细长,让人怜爱;其眉黛(指柳叶)仿佛在学习孙女的愁容,形象地表达了柳树的柔弱与哀愁。
最后两联“濯濯恒笼雾,依依讵奈秋”、“堪怜张绪去,谁复拟风流”,进一步深化了对柳树的描绘。柳树常被雾气笼罩,显得更加神秘;面对秋天的到来,柳树依依不舍,充满了哀愁。最后,诗人感叹像张绪这样的风流人物已逝去,再无人能模仿柳树的风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临池柳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蕴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情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家居岂不好,事此鞍与羁。
春前三日雨,仆夫畏深泥。
江南万山中,冈岭互高低。
踏土不踏石,马亦惜其蹄。
野迥暮有虎,村荒晨无鸡。
升斗安所籴,囊粟千里赍。
身汝不自爱,茹荼甘旅栖。
曰予匪得已,伐木诗有稽。
交谊重金石,星霜怅分携。
一觌庚夙愿,投老歌归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