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外子规啼,数声窗欲曙。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伤春(shāng chūn)的意思:伤害春天,指破坏春天的美好景象或心情。
外子(wài zǐ)的意思:指妻子的丈夫。
语语(yǔ yǔ)的意思:
(1).笑语。《诗·大雅·公刘》:“于时言言,于时语语。”旧说,论难,谈论。 毛 传:“论难曰语。” 郑玄 笺:“语其所当语。” 唐 王维 《为干和尚进<注仁王经>表》:“老僧空空,復何语语。” 清 龚自珍 《怀我生之先箴》:“吾末从而游,吾恍惚与言言,与语语。”参见“ 言言 ”。
(2).鸣叫。 元 范梈 《社前七日作》诗:“沉沉鶯待木,语语燕归梁。” 林学衡 《次韵和程凤笙<春怀>》之一:“彩蝶双双应解意,黄鸝语语似谈禪。”
(3).句句。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杜甫》:“观 李 杜 二公,崎嶇板荡之际,语语王霸,褒贬得失。” 明 陆时雍 《诗镜总论》:“ 何逊 诗,语语实际,了无滞色。” 王国维 《人间词话》四十:“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子规(zǐ guī)的意思:子规是一个古代的乐器,代表着规矩、纪律和秩序。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谢方琦的《春闺词》描绘了一幅清晨春景图。首句“林外子规啼”,以杜鹃鸟(子规)的啼鸣开启画面,子规的叫声在树林之外回荡,暗示了春天将逝的氛围。"数声窗欲曙"进一步渲染了黎明前的静谧与时光的流转,几声鸟鸣伴随着天边微亮,预示新的一天即将来临。
后两句“怜妾最伤春,语语催春去”则是抒发闺中女子的情感。她被子规的啼声触动,感到春光易逝,青春不再,因此内心充满伤感。子规的每一声似乎都在催促着春天离去,加重了她的惜春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日闺中女子的敏感心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遣兴三首·其一
弱龄性淡泊,郑圃吾其师。
及兹拙生事,穷窘常经时。
无方可纾急,何以宣中怀。
柴门蔽残席,咏书倦徘徊。
呼儿促觞至,目玩天云飞。
山鸟送新响,日迟花露滋。
颓然醉檐下,不省何如时。
虽非富贵乐,富贵乃所乖。
多丽
听新蝉,舜琴初弄清弦。
伴薰风、匆匆佳气,钟希世英贤。
正芳蓂、更馀九荚,况强仕,犹待三年。
笔下烟云,胸中岩壑,玉峰凛凛映人寒。
公不见、清潭宝剑,九彩动星躔。
浑疑是,风雷变化,落在人间。
驻东阳、清谭终日,种成桃李森然。
向庭闱、彩衣有庆,更华萼、棠棣相鲜。
骥足难留,牛刀暂屈,匪朝伊夕步花砖。
自今往、掀天扶地,声迹寄凌烟。
它时事,赤松共约,携手骖鸾。
次坰寻春韵
攀翻聊复得晴景,抖擞貂裘季子尘。
岂有好事来载酒,独怜幽鸟解唤人。
二毛衰晚端不恨,五鼎宿昔元未珍。
剩把小红娱老眼,他时细说淮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