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馆阁(guǎn gé)的意思:指官署、官府的建筑物。也泛指官方机构、政府部门。
胡不(hú bù)的意思:表示没有不可以,无论什么都可以做到。
老翁(lǎo wēng)的意思:老年男子
庙官(miào guān)的意思:指那些虚有其表、没有实际权力和能力的官员。
南风(nán fēng)的意思:指暖和的风。比喻和煦的春风,也用来形容人的柔和温暖的态度。
泮宫(pàn gōng)的意思:指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也用来比喻非常庄严肃穆的场所。
曝背(pù bèi)的意思:指把书背晒在太阳下,形容勤奋学习的样子。
庭除(tíng chú)的意思:指清除内外庭院的杂草,比喻清除害群之马,除去害人之事物。
无功(wú gōng)的意思:没有成就或功绩。
校官(xiào guān)的意思:指在校园中担任官职的人,也可泛指校园中的管理人员或教师。
行看(xíng kàn)的意思:观察行动,行为表现。
移家(yí jiā)的意思:搬迁家庭住所
玉立(yù lì)的意思:形容人的姿态美丽、挺拔。
月费(yuè fèi)的意思:指每月的费用。
在泮(zài pàn)的意思:在古代指官员到京城应考,现在泛指官员到任。
致身(zhì shēn)的意思:全身投入,全力以赴
暮四朝三(mù sì cháo sān)的意思:指人到了晚年,年龄已经四十多岁,却还有抱负和雄心壮志,希望能有所作为。
- 注释
- 校官:指学校的官员。
庙官:指神庙的官员。
泮宫:古代的学校,这里指学府。
暮四朝三:形容频繁更换职位。
有累:感到劳累。
岁糜月费:每月的消耗和费用。
愧无功:感到惭愧,因为没有显著的成就。
致身:投身,进入。
馆阁:朝廷的官署。
公等:你们这些人。
曝背庭除:在庭院中晒太阳。
北窗:房屋的北面窗户。
新植竹:新栽种的竹子。
玉立:形容竹子直立的样子。
南风:温暖的南风。
- 翻译
- 学校的官员和神庙的官员地位相同,为何不把家安在学府中呢?
频繁更换职务让我感到疲惫,每月花费却无显著成效,心中惭愧。
你们这些人才应当进入朝廷任职,而我这老翁就晒晒太阳,任凭岁月流逝。
我欣喜地看到北窗新种的竹子,期待它们在南风中挺立成长。
-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仇远的作品,名为《秋晚斋居(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哀愁与无奈。
“校官既与庙官同,胡不移家在泮宫。”开篇便设问,既然职位已经相当于庙官,为何不迁移到泮宫?这里的“泮宫”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居所,或许是诗人心中理想的避世之地。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现状的不满和对于更好生活环境的向往。
“暮四朝三嫌有累,岁糜月费愧无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仕途上的不得志和物质负担的烦恼。暮年将至,官场上的种种嫌隙与压力让他感到深深的疲惫;而岁月匆匆,财务上的开支也让他感到愧疚,因为在诗人看来,这些都是无用的花费,没有真正的成就。
“致身馆阁须公等,曝背庭除任老翁。”这里诗人提到自己被迫留在官场,等待着同僚们的关照。而“曝背”一词则描绘出一种无奈与疲惫,仿佛是将自己的后背暴露在阳光下接受晒烤,以此比喻自己在仕途中的艰难处境。
“却喜北窗新植竹,行看玉立向南风。”这两句则是诗人在苦闷中寻得的一丝慰藉。在北窗处种植的新竹,在他眼里显得格外清新脱俗;而那“玉立”形容的是竹子的坚硬和纯净,诗人行走其间,看着这些向南风生长的竹子,似乎找到了心灵的一片慰藉。
这首诗通过对生活环境、仕途感受以及个人物质负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人生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