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撼材声如海怒,天铺雪意放云低。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十 月 十 二 日 到 慈 云 见 去 岁 与 龄 叟 诗 因 次 韵 宋 /陈 著 短 筇 敲 路 又 投 西 ,满 眼 皆 诗 不 用 题 。风 撼 材 声 如 海 怒 ,天 铺 雪 意 放 云 低 。自 怜 白 发 貂 裘 敝 ,欲 借 红 炉 纸 帐 栖 。记 取 年 年 此 时 节 ,两 翁 一 醉 笑 扶 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貂裘(diāo qiú)的意思:指华美的衣裳。
扶携(fú xié)的意思:相互搀扶,共同支持。
红炉(hóng lú)的意思:指火烧得红红的炉子,比喻炼狱般的痛苦和折磨。
记取(jì qǔ)的意思:记住并牢记事物的内容。
满眼(mǎn yǎn)的意思:形容充满眼前,无法避免或忽视。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时节(shí jié)的意思:指特定的季节或时期,也可指特定的时机。
雪意(xuě yì)的意思:雪意指雪的意境或雪所代表的意义。
纸帐(zhǐ zhàng)的意思:指信用不佳,难以兑现的债务或承诺。
自怜(zì lián)的意思:自己可怜,对自己感到怜悯或同情。
- 翻译
- 手持短竹杖继续向西行,眼前景色优美无需题写诗篇。
风吹树木如同大海狂怒,天空铺展着白雪让云层压得很低。
自感衰老,貂皮大衣破旧,想要在红炉旁的纸帐中歇息。
记住每年这个时节,两个老友一同醉酒,相互扶持欢笑。
- 注释
- 短筇:短竹杖。
敲路:敲击路面。
投西:向西走去。
皆诗:满眼都是诗。
不用题:无需题写。
风撼:风吹动。
材声:树木的声音。
如海怒:像大海发怒。
天铺雪意:天空仿佛铺满了雪花。
云低:云层低垂。
白发:白发苍苍。
貂裘敝:貂皮大衣破旧。
红炉:红炉取暖。
纸帐:纸糊的帐子。
记取:记住。
年年:每年。
此时节:这个时节。
两翁:两个老者。
一醉:一起喝醉。
笑扶携:相互搀扶欢笑。
-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陈著的《十月十二日到慈云见去岁与龄叟诗因次韵》描绘了诗人行走在秋日景色中的所感所想。首句“短筇敲路又投西”以简练的手法写出诗人拄杖西行,足见其年迈却依然坚韧不息。"满眼皆诗不用题"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致的深深欣赏,认为自然之美无需多余的描绘,已足够引发诗兴。
接下来两句“风撼材声如海怒,天铺雪意放云低”,运用比喻生动描绘出风吹树木的声响仿佛大海的怒涛,天空中云层低垂,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冬雪,营造出一种苍茫而壮丽的意境。
“自怜白发貂裘敝”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衣衫破旧,暗示了生活的简朴和岁月的沧桑。“欲借红炉纸帐栖”则表达了对温暖居所的向往,希望能在红炉旁的纸帐中暂避风寒。
最后两句“记取年年此时节,两翁一醉笑扶携”,诗人回忆起每年这个时节,他与朋友龄叟相伴,一同畅饮欢笑的场景,展现出深厚的友情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感受,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